第三百八十九章 禅位大典-《龙悦荷香》


    第(2/3)页

    一路疾驰,驶上桂南山巅,漓象宫展现眼前:它坐落于桂城龙泉峰西麓,西临碧波荡漾的桂江,东倚常年青翠的群峰,形成“一水绕桂山,桂山抱漓象”的宫城格局,可谓雄壮巍峨、气势磅礴,堪称人间仙境。

    环视四周,宫墙坚不可摧,开有八门,上建谯楼,下有卫城,更有桂江之水作为天然屏障,自是易守难攻。

    低头俯瞰,由南向北,一条漓象大道横

    贯其中,又有深街幽巷,由西到东,交错纵横。

    向内观瞧,宫室多为两层歇山式镝楼,雄伟壮丽,极富特色。琉璃碧瓦,红墙照壁,彰显王者之尊。

    阿龙弃马飞身,跃入漓象宫,施展“追星赶月”,飞檐走壁。

    只觉宫内刀枪林立,剑戈峥嵘,登时明了:“看来,桂君经纬处境已是极其险恶。当真是‘漓宫暗藏千古仇,殿宇深锁万年囚。金戈铁甲掩天日,血雨腥空风满楼。’”

    阿龙何等功夫?宫内虽是戒备森严,寻常侍卫如何能够发现?但见他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蹿房越脊,眨眼便跃过数重宫室楼宇。

    奔行之间,但听前方数个宫人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一个虎背熊腰之人边走边说:“今日的禅位盛典辉煌隆重,更要普天同庆,百官一个不少全来到,比昨日太庙祭礼还要热闹。”

    另一个瘦小枯干之人连声附和:“这个自然。太后本不欲登基君位,只是君上几次三番执意禅让,太后才勉为其难。你且想想,太后如此赫赫威扬,采采明光,岂非四夷来宾,九州载阳?”

    再一个体态微丰的载笑载言:“昨日群臣拥护太后奔赴太庙祭礼,又至社稷坛行告天礼。今日便要在桂晨殿前的禅位台宣读禅位诏书,太后即将接受文武百官朝贺参拜,此乃千年一遇,我等也算生而逢时。”

    还有一个满面红光的不甘人后:“明日太后继位桂国女君,那才真的千古奇事,天下奇观。不要说咱桂国,便是古往今来,南北十国,谁人曾经亲见?”

    阿龙闻言更是灵机一动:“经纬亲口说过,今日便是桂君禅位大典,博赢将协助经纬绝地反击。我只需寻到陶然,博赢便是不请自现。”

    念及于此,更是奔行如飞,几个起落,跃至理朝听政之大殿最是恢弘醒目之桂晨殿。

    桂晨殿外,果然筑起富丽堂皇的禅位台,但见名贵楠木构架,红毡锦缎铺地,八角攒尖华顶,旌旗招展,号带飘扬,霸主之气,王者之风,华彩尽显。

    禅位台下,文武百官,分立两侧,个个敛声屏气,不知已经候了多时。御前阶下,披甲持戈者千余人,刀枪剑戟,冷气森森。

    阿龙何等身手?百官只觉清风一掠,白影一飘,他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悄然飞上禅位台楠木华顶。

    顷刻之间,便骇电般闪身躲至华顶之下、楠木梁上得阴影之中。奢华的顶盖,绚烂的绸缎,更将阿龙遮挡个严严实实。

    方才掩好身形,便觉群情振奋,一片哗然。再看阶下,绫罗伞盖,花团锦簇。一个雍容华贵、容貌艳美的青年贵妇,在万众簇拥之下,沿着红毡地毯,缓步而行。

    她身侧果然跟随着个十七八岁的花季少年。少年搀扶着贵妇,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款款而行,拾级而上。奴颜媚骨,卑躬屈膝,孝子贤孙之媚态,一览无遗。

    二人不是别人,正是桂君经纬、陶然太后。

    陶然在经纬精心照拂下,缓缓落座于龙椅之上。

    经纬作为一国之君,居然毕恭毕敬,跪地朝拜,礼毕不敢落座,而是恭恭敬敬侍立旁侧。

    陶然正襟危坐,身后爪牙各持刀剑,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为首之人,身材高大,仪表不凡,怀中抱了个雕花楠木盒,自是护国国师寒浪。

    另有八个华服锦袍之人,均是满面戾气,便是“伏波八浪”。他们身后,还侍立二男一女三个黄衣人,正是“金塞三子”。

    更让阿龙难以置信的是,一个蓝衣人,面色冷峻,也站在寒浪身后。定睛一看,正是卓星。

    再看文武百官,台下分跪,汗不敢出。

    礼部尚书方宣布禅位大典之礼,朝列中便站出一人,满脸凶残,面目可憎,却是兵部尚书庞宗。

    庞宗不辱使命,先声夺人,厉声喝道:“天下之人,皆知太后功高盖世,威震寰区。君上在位十年,未种一草,未植一树,幸赖太后之德,桂国危而复存。天下苍生,更知君上无人君之福,无帝王之才,无圣贤之心。君上幡然醒悟,几次三番,坚辞君位,只为禅位太后,也算知恩图报,功德无量。”

    经纬侍立左右,神色恭谦,不发一言。

    庞宗言毕,朝列中又站出一人,虽年过半百,却是仪表不俗,正是桂相。此人姓高名翔,纵步向前,朗声上口,冠冕堂堂:“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前君之数既终。今太后既树神武之迹,光耀明德,以应其期。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尧舜不私于封禅,而名播于无穷。君上慕之,感念尧典,追踵舜德,三次禅位太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