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叶风听不下去了。 他动了动枕在脑后的胳膊,出声提醒道:“脚印不重要,重要的是兔子哪儿来的?去村里问问吧,看豆豆失踪前两日,有谁家的兔子丢了。” 兔子是家养的,带走豆豆的嫌疑人,如果是有预谋的,肯定就有提前接近和观察过这个村子的人。然后就有针对性地偷了谁家的兔子,以吸引豆豆。 就查豆豆失踪当日和前一日丢失的兔子。如果确实有人家丢失,再顺线查那两日之内进过村的陌生人。或不是本村之人。 总会有人看见过什么。 “如果还有人什么都不肯说,就一边出重赏、一边封村。”叶风决定双管齐下。 八名被害人、八个村子,温开文查案之时,问来问去没有一个人说有见过可疑之人,这里头要没人说谎才奇了怪了。 底层百姓们都怕事儿,不愿意担事儿,那就把事儿闹大,刺激他们一下,应该会有人站出来的。 “你这是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啊?”戚钧来了句。 叶风无语……这个直肠子的豹货,知不知道旁边还有个温开文在? “你别胡乱理解我的意思。百姓们对于邻居、熟人,都有一种不可置信的感觉。” “比如:我们把歹人的特征公布出去,有人看见了,发现和自己的亲人、好友,或者邻居符合,就会不敢相信。” “‘哎呀,不可能是他嘛,他平时一点儿也不凶,还是个好人呢。’啥啥啥的。因此,被查问到的时候,本能就会帮忙隐瞒。人情关系嘛。” “但我们要说:我们找的不是歹人,只是找个能帮助到我们破解案情的知情人?目击者?甚至可以说其是个好人,我们要赏赐其等等,那就一定会有人说了。” “去试试吧,兔子不会自己跑到这儿来。他们有提供线索的义务,否则受害者承受的每一道伤痛,都有他们给的。” 知情不报,叶风愿意将他们视之为同案犯、协助犯处理。 只是碍于他们都出自“人情世故”,所以只能诱使他们说出来,而无法加诸以惩罚。 或许……也是因为没有惩罚的缘故吧。 想想就操蛋,叶风侧翻个身,继续打盹。 戚钧则摆了摆手,令小张带一队红鱼卫,去往村里照叶风说的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