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让尔等先跪着吧!(一更)-《大明武帝崇祯》


    第(2/3)页

    还谈什么皇亲国戚、朝堂大员?皆是误国之臣!

    「皇爷圣明,是该让他们跪一阵子了,身为臣子,不知道为皇上分忧解愁,早干什么去了!」

    王承恩也是一脸的愤愤不平,崇祯最落魄的时候,只有他这个太监跟在身边,什么这个大臣,那个勋戚的,全都无影无踪。

    皇上亲自击鼓鸣钟都喊不来。

    现在皇上光复了皇城,你们看到了希望又倒过来了,实在是可恶!

    这时有人过来禀报,2,000万两银子和2,000担粮食全部入库完毕,上账登记入库,手续是走完了,只是库房爆满,部分粮食和银子没地方放。

    掌管粮库和银库库房的小太监前来向王承恩请命。

    「皇爷,近来咱们收入暴涨,库房有限,是不是扩建库房?」

    收入肯定是暴涨。

    且不说粮食,就拿银子来说,先是600万两,后是1,000万两,再后来是2,000万两,短短的半个月光景,总共从李自成那边进账就达3,600万两银子。

    然后查抄朱纯臣的成国公府复得了几十万,然后又巩永固等勋戚大臣又得了十几万两,再加上崇祯原有的家底,这家在一起也有100万两。

    再减去崇祯修炼所消耗的一二百万银子,再减城中累计5000千兵将、臣僚,1000多名太监宫女的奖赏开销和月供饷银,皇宫中现在至少还有3,200万两子。

    根据历史记载,天启元年大明朝一年的纯银子收入不不算粮食和其他的折算,不足1,000万两白银。到了崇祯末年,天灾人祸,战乱不断,一年的收入就更少。

    也就是说现在崇祯的皇宫内,他积存存的白银,至少相当于大明三年的财政收入。

    一下子增加这么多收入,这绝对是暴发户,国库哪里会放得下?

    没有银子和粮食的时候,是为筹措银子和粮食发愁。

    现在有了银子和粮食,是为存放的地方发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