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
            
            
            
                
    第(2/3)页
    后来不知怎的,竟传出胤祉以储君自名。
    康熙闻得此言,只是呵笑一声,并不理睬。
    西征噶尔丹一事已定,已交由内大臣去征兵,携带粮草。
    他也就没那么忙了。
    自身边人接二连三的过世后,康熙便没有从前那么勤政,他只想珍惜眼前人。
    闲来无事,他会去各宫走走,和各个嫔妃说几句话。
    甚至有几次,康熙翻了乌玛禄的绿头牌。
    乌玛禄打趣道:“你要来,来便是了,何必翻牌子。”
    康熙摇头:“就是一时间有些感慨,我们都老了。”
    康熙越来越少宠幸妃子,他去大多数妃嫔宫中,也只是看看这些陪了自己多年的女子。
    时光如白驹过隙。
    他也不得不服老。
    他如同每一个老人般,和过去的人,闲话当年。
    到到处处,都是他的当年。
    康熙曾携着宜妃,说起那时:“我记得有一年,你陪我钓鱼,结果一条鱼都没钓上来。”
    宜妃嗔道:“皇上怎么不说奴才陪您钓了好几条的时候呢?”
    康熙笑着。
    他在这样的怀念中,突然放下了对惠妃的芥蒂,解除了惠妃的禁足,只是不让她管六宫事宜了。
    康熙时常和乌玛禄聊天。
    “我记得有一年出巡的时候,好像给你买过两个陶瓷娃娃。东西呢?”
    乌玛禄好笑道:“那都多久的事了。”
    乌玛禄摇头道:“不知道放到哪儿去了。你要的话,我就让他们找。”
    康熙本就只是来了兴致,随口一问,闻言只说算了。
    后来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聊到了别的妃嫔身上。
    康熙道:“我前些时日,见了宝音,她已经老了。细想来,她在宫中蹉跎多年,心中免不得有些愧疚。”
    他叹气道:“又逢皇额娘故去,整个后宫,除宝音外,已无别的博尔济吉特女子了。”
    他沉沉的叹了口气。
    乌玛禄并不接话。
    康熙又道:“也想过要不要赏些金银珠宝,却又觉得,轻微了些。”
    乌玛禄闻弦歌而知雅意,开口道:“后宫好些年没有大封过了,你不如趁此机会,晋一晋。”
    她把自己摘出去:“我惯来不管这些,也不清楚。你不如去问问贵妃,或是荣姐姐吧。”
    “也好。”康熙自己想了会儿,道,“的确好些年没大封了,是得把有些晋一晋。”
    康熙打定了主意,便去了承乾宫,和佟佳苍雪商议去了。
    佟佳苍雪向来不待见他,强忍着不耐,面上规矩的和他定了几位妃嫔晋封。
    是以,于公元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康熙告诉礼部,要册封后宫中六位年龄在四十至六十岁,生育过皇子,虽称妃嫔、尚未受封的嫔御。
    礼部着人去办。
    五月二十八日,大学士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
    康熙派和硕恒亲王胤祺前往吊唁,谥号“文贞”。
    胤祺奉命与内大臣马尔塞,奠故大学士李光地,摆上茶酒,并带去赐银千两
    得知李光地死讯那日,康熙叹气不止。
    身边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去,给了他很大的打击。
    他还记得,去年李光地身体还好的时候,他问及李光地心中储君人选,李光地推荐了胤禩。
    他虽不满,但到底没说什么。
    李光地很好,就是不懂他的心。
    不过,君臣虽离心,但他毕竟年纪大了,见不得死人。
    他长叹一声,到底没说什么。
    七月,镇国公吞珠病故,康熙命人赐鞍马、散马各两匹,白银二千两。遣和硕恒亲王胤祺送往。
    他年轻的时候,纵然知道死人了,却也是觉得是常事,并不放在心上。
    但如今年纪大了,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人的去了,难免有几分兔死狐悲之感。
    夜里,他留宿永和宫,长叹道:“人命太脆弱了。”
    “是的,人命本就很脆弱。”乌玛禄闭目,准备入睡,口中却依旧回答道,“生命本身就是奇迹,不该被剥夺。”
    “你不懂,朝政中……有的时候,不杀不行。”康熙闭目,叹气不已。
    “但能不杀就不杀吧。”乌玛禄再次劝他,“得饶人处且饶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