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司马懿的困境-《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3)页

    与其在很难坚守的东郡跟蜀贼对战,损兵折将,倒不如保存兵力,退回河北,依仗黄河天险,就地设防比较好。

    而且,一旦大军退回河北,河东地区的蜀贼必然也不敢继续深入,河东之围也随之而解。

    因此,司马懿现在的打算,就是看看有没有机会,在尽可能保存实力的情况下,退兵河北。

    这并不容易,毕竟蜀贼是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被逼到黄河边的魏军主力撤离的,他们必然会全线压上,逼迫魏军。

    因此,要退兵,司马懿必须先守住防线,否则的话,退兵只会变成一场溃败。

    而同样,如此大规模的退兵,没有朝廷的居中协调,恐怕也做不到.之前退守,司马懿可以自决,但这次退兵,司马懿必须上报天子,请求天子派人搜罗渡船接应。

    为此,司马懿再次开始了自己的战略调整。

    先是召回了郭淮的军队,让他继续领兵屯守酸枣,配合封丘的陈泰一起,阻挡从虎牢关而出的诸葛亮大军。

    接着,司马懿分兵一万去濮阳,交给贾逵指挥。

    濮阳方面,司马懿不仅要求贾逵在面对从济阴郡北上的胡遵所部时,必须要守住濮阳,同时还希望贾逵能够想办法,尽快的夺回白马渡口,驱逐在那里驻守的蜀贼水军,为将来撤军创造条件。

    最后,是司马懿自己,率领四万士卒在长垣县和邓艾率领的追兵对峙,阻挡邓艾的进军步伐。

    酸枣,长垣,濮阳,这三个地方组成一道防线,一定要把蜀贼挡住,等待朝廷派人接应撤退。

    做完这些后,司马懿再琢磨了一下,给在酸枣协助郭淮守卫的蒋济写了一封信,让他带着自己的密信,绕道泰山郡进入琅琊郡,去找在琅琊郡驻守的诸葛瑾。

    目的,就是说服诸葛瑾,然后让诸葛诞从下邳出兵,进军山阳郡,威胁济阴郡蜀贼的侧翼。

    而只要东吴势力正式进入兖州范围,在沛国逗留的陆逊,必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选择出兵兖州南部诸县这样,在雍丘的徐庶,必然也不敢再增兵北上。

    这样,大魏的这条防线,相对来说才算是勉强稳妥了下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