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是说胡奋的战术指挥水平有多差,只是稍微还欠缺一些经验。 既然是要配合魏延所部,前后夹攻巩县,那么就必须掌握好进攻节奏,观察关墙上守军的动向来决定进攻和退守时机.而在这个时机把握上,胡奋显得有些稚嫩。 运气好了,可以跟虎牢关后方的魏延所部形成合力,打的守关的王凌疲于招架,难以应付,但运气不好,双方没有配合上,就纯粹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诸葛亮本来真没打算自己亲自指挥作战,毕竟在诸葛亮看来,胡奋既然提前有了准备,自然也会有属于自己的作战计划,如果自己贸然接手指挥,反而可能打断胡奋的计划,造成进攻迟滞。 可如今看来.其实胡奋就没什么计划。 他只是想着有机会建功立业了,根本没想过该怎么去配合关后的魏延夹攻虎牢关.这样的话,诸葛亮就不能不接手指挥了。 毕竟,谁也不知道魏延那边还能支撑多久。 而实际上,虎牢关背后的魏延.说着急也着急,说不着急吧,其实也不是很着急。 这里面,其实因素很复杂的。 第一个因素,是魏延领兵往西突围的做法,确实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仅是司马懿没有想到,连近在咫尺的郭淮都没有想到。 毕竟酸枣西面是河南郡,挡在那边的,可是虎牢关当年十八路诸侯合军,打了一年都没有攻破的虎牢关。 谁会觉得那地方是可以拿来到撤军路线的?! 按照司马懿的预判,蜀将魏延如果要选择撤军,应该会选择从长垣县方向突围,撤入济阴郡跟蜀贼主力汇合。 因此,司马懿在离开济阳后,分兵一万给陈泰,让他尽快去封丘布防,自己则亲率四万大军,亲自去了长垣设伏,准备堵死魏延。 可谁知道,魏延居然会往西边去了这一下,直接晃到了司马懿。 长垣,在酸枣东面,而虎牢关,在酸枣西面司马懿在得到准确消息后,一时半会儿的还真的没法去追击魏延所部。 这时候,连司马懿都有点忍不住的,私下埋怨郭淮.人就在你眼皮子底下往西面去的,怎么你郭淮作为当世名将,居然一点示警和提醒都没有么?! 而郭淮呢其实郭淮也冤枉啊。 郭淮站在魏延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怎么也不会选择往西面突围,那边有什么可取之处?! 郭淮确实看到了魏延往西面而去,但以郭淮的判断,他认为魏延这是佯作往西,但最后肯定还会掉头南下,去进攻封丘.因此,郭淮派出的军使,是告知司马懿,一定要先抢占封丘,魏延主力可能去那里了。 陈泰接到了郭淮的示警后,一路急赶,总算是赶在蜀贼之前,进入了封丘.可左等右等的,就是没有看到蜀贼到来。 一直到这个时候,包括司马懿在内的所有大魏将军们,才意识到,魏延可能是真的往西面的虎牢关去了。 而第二个因素,也在于魏军如今的处境,并不算特别的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