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周瑜的困境-《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3)页

    另一方面葫芦口的全琮,已经连着三次给周瑜这边发送求援军报了,而且一次比一次急切。

    最近的一次军报,全琮已经明确告知周瑜,他和朱桓的私人世兵已经消耗到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地步了,而实战也证明,郡兵不可能阻挡住蜀军的猛攻他们最多还能再撑十天,再没有援兵到来的话,他们就只能放弃葫芦口,撤军到后方,另寻战机抵抗了。

    说好听点,叫另寻战机,说难听点,就是直接撤了不管了。

    局势如此,事后真的要问责的话,全琮和朱桓能把自己所属世兵拼到只剩下三分之一还没退兵,这官司就是打到孙权面前,全琮和朱桓都属于是有功无过的。

    东吴的世兵制就是这样,全琮和朱桓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相当的公忠体国了。

    周瑜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派出援军。

    派吧,自己的进攻兵力再次减少,对江陵的强攻难度会再次增加。

    不派吧,随着全琮等人的撤军,寇封带领东三郡郡兵来援,江陵城内的守军增加了,进攻难度还是在增加。

    经过认真的思考后,周瑜还是决定,往葫芦口方面,派出了五千援军。

    如果江陵一直没有援军到来,随着自己的强攻,江陵守军的伤亡上升的话,士气必然越来越弱。

    但相反,让寇封带领东三郡援兵到来,会大大的提升江陵守军的士气和守城信心,将来自己攻城会更加困难。

    两害相权取其轻.派援兵更划算一点。

    只是,总是这么僵持下去,总也不是个办法,尤其是在吕岱迟迟不能消灭那支引发后勤不稳的蜀军的情况下。

    还是得想想办法,有没有快速攻取江陵的办法。

    而每当这个时候,周瑜偶尔的也会抱怨.曹魏那帮人到底在搞什么玩意儿,打了这么久的时间,居然还没有打下洛阳么?!

    就算不打下洛阳,哪怕你威胁到洛阳也行啊,这样至少东三郡的郡兵就不至于回援到江陵来了要增援也会去洛阳增援嘛。

    这帮魏狗果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