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孟津渡还是要打的,不能因为怕张飞出事儿,就暂停对孟津渡的进攻。 为此,魏延和庞统商量了一下,只能做出妥协,把两人的亲卫全都贡献出来,加强张飞的亲卫队伍力量。 杀出去归杀出去,这帮亲卫可得把车骑将军保护好了但凡车骑将军出点什么意外,这些亲卫统统陪葬。 这种时候,魏延和庞统也不会跟亲卫说什么好话的,毕竟说好话也没啥用。 再者说了,亲卫本身的职责就是这个,一旦主将阵亡的话,这些亲卫本来按照军法就是要斩首的,也算不上什么威胁。 就这样,张飞依然悍然的四处出击,杀的魏军人人胆寒。 再加上孟津渡的防守形势越来越不利,汉军士卒又在张飞的鼓舞下,也是越战越勇司马两兄弟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再次给自己的父亲寄出求援信。 信里其实就一句话——再不来援军,那两兄弟就只能为大魏尽忠,不能在父亲面前尽孝了。 司马懿接到这么一封求援信,心态第一次发生了变化这也太快了!!! 两万军卒啊,就算战力不如人,你们坚守个两三个月都做不到么?! 如今坚守不到一个月,就发来这样的求援信,要求援兵.是你们无能,还是蜀贼太狡猾?! 司马懿实在没心思去追究这里面到底是谁的问题,但他知道,自己的俩儿子不至于骗自己再不派援兵去支援孟津渡的话,恐怕自己真的要少两个儿子了。 虽然司马懿儿子不少,但问题是,那么多儿子里,就这俩还算有出息,司马懿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为此,司马懿派出了洛阳北部尉杜充,领兵一万,前往支援孟津渡。 同时,司马懿也在回信中告知司马两兄弟,这是援军,但也是最后的援军了.自己这边没有那么多的兵力来支援孟津,如果在这批援军之后他们还守不住孟津的话,那他们三父子,就一起地下相见吧。 司马懿也是发了狠话了,毕竟,他现在真的没有足够的兵力了。 派出这一万援军中,洛阳的守军,从三万五千人,变成了两万五千人兵力对比已经超过二比一了。 不能再分兵了。 而就在此时,影响司马懿心态的第二个因素,出现了。 颍川陈泰派人送来书信,说是蜀贼从颍川撤军,自己已经收复了襄城。 司马懿顿时陷入了沉思。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