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赵云在魏延出发前再三叮嘱,要魏延视时机而动,能坚守潼关就坚守,不能坚守潼关的话也不要拼命,能撤就撤。 但魏延是什么人,他那个别扭性子,能允许他做出这种事情来?! 这次“异道会潼关”,本来就是魏延极力主张,最后获得了赵云的支持后执行的,那个张溪虽然没有明面反对,但一直表现的也不是太愿意这次计划要是失败了,那以后魏延在张溪面前,还有抬起头来的资格么?! 这对魏延这个孤高性子的人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因此,魏延是真打算在潼关死守。 不过嘛.虽然说有这个觉悟,但如果能顺利完成预定的计划的话,其实能不死还是不要死的好.现在魏延已经做到了他该做的了,就看张溪的了。 而张溪,此时也是在冒险。 是的,一直把谨慎用兵当做自己信条的张溪,如今也在冒险。 他只带着一万士卒,就开始尾随追击曹真的四万余撤退士兵,这不是冒险是什么?! 但凡曹真要有点心思,撤军中途来个全面反击,那张溪随时可能面临损失惨重的结果。 而曹真不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摄于赵云率领的那五千凉州骑兵的威胁,另一方面,曹真是真不想跟张溪继续有所纠缠,必须尽快退兵反攻潼关。 在曹真看来,张溪那个混蛋也不是好惹的,他既然敢带着一万士卒过来追击,自然也有他的把握如果冒然反击的话,一旦陷入缠斗,对曹真并没有任何好处。 赢还是能赢的,但问题是,需要花几天的时间,才能摆脱对面那个混蛋的纠缠。 如果花的时间太长了,就算赢了张溪又怎么样,只要潼关不破,自己军中粮草就只能支撑十五到二十天左右,过了这些时日,军中缺粮却无法攻下潼关,到时候这四万大军都不需要蜀贼攻打,自己就溃散。 因此,曹真虽然很想反身揍一顿张溪,但如今的情势,还是先忍忍,等撤回到潼关面前,跟王昶等人汇合后,再做打算好了。 曹真是真心不想跟张溪纠缠,可张溪不能就这么简单的放曹真回撤,他必须拖住曹真的行军速度,给魏延减轻压力。 可.就一万士卒,张溪能做的也确实有限。 主动进攻曹真的主力,张溪还干不出这种缺心眼的事情来。 主动进攻的话,就意味着需要把一万士卒全都投入到进攻中去,否则无法对曹真的主力大军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可一旦一万士卒全部投入进攻的话,张溪就没有后手了,接下来应对的主动权,就全在曹真的手里。 赵云的骑兵虽然能对曹军造成威胁,但曹真手里也有数千骑兵,虽然经历了一场大败后士气不高吧,但如果曹真真的拼着骑兵全部损失的代价,非要聚歼张溪的步卒,那张溪除了择机撤退外,也没有其他应对的办法。 因此,张溪采取的,是尾随魏军,寻机进攻魏军后翼的机会。 也不追求聚歼,就是有机会咬一口,敌人增援了就拉开距离后撤,敌人要是敢追击,赵云的骑兵就会抓住机会进行突击,敌人回军了就继续追上去,有机会再咬一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