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襄樊之战的真正用意-《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3)页

    然后嘛.嗯,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嘛,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起码能让关羽分清楚主次,进攻襄樊这事儿,到底只是策应。

    所以嘛,张溪给关羽的建议,就是先等等,起码等到秋收之后,根据汉中的战况,再决定是不是出兵襄樊。

    一方面,秋收后可以有新粮上市,根据今年新苗的长势,应该还是一个丰收的年景,可以增加府库粮草储备。

    另一方面,万一汉中方面进攻顺利,那说不定也不需要关羽进兵襄樊。

    毕竟咱们只是策应嘛,没必要跟主公抢风头。

    关羽听完了张溪的建议,眼神死死的盯着张溪,一动不动的,就跟关帝庙的神像一样。

    张溪虽然还是有点怕,但.别忘了,整部《孙子兵法》,张溪就记得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句话,是张溪唯一记住的话,也是张溪这些年来,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你就是再瞪我,这种事关数万士卒和数十万百姓安危的事儿,咱也是不能轻易屈服的。

    关羽在想什么,其实张溪是知道的——二爷太想当名副其实的襄阳太守了。

    但襄阳的事儿,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以现在整个荆州之力,根本做不到以一州扛一国,他曹操也不是朱允炆那个傻白甜,还是需要谨慎行事。

    更何况东面的邻居可算不上安分

    所以嘛,这次张溪是硬顶着,就是不松口,坚持至少要等到秋收之后。

    而且秋收之后吧,也不是说让关羽立刻出兵,还是要等刘备在汉中的进展来判断什么时候出兵,至于怎么出兵,谁随军征战,谁留守荆州组织防务和后勤,这些也都需要再商量。

    张溪的建议是,等到秋收后,召集潘濬,徐庶,文聘等人来江陵,参加军事会议。

    二爷不咋地满意,但张溪这么坚持,二爷也没办法。

    毕竟,二爷是没办法再没有足够支持的情况下,擅自出兵进攻的。

    现在的二爷,可不是以前那个在刘备帐下冲锋陷阵的将军了,他独自镇守一方,既要保证一方安宁,也要为大哥的事业用尽心力不可能为所欲为的。

    反正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二爷这点耐心还是有的,他决定听从张溪的劝告,暂时等待。

    顺带的,还让张溪催促一下张嶷,抓紧矿石开采的事儿,最近军中的煤铁矿石又不够用了。

    嘛,这事儿吧嗯,催一下就是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