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佐官-《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3)页

    功曹掌人事,这个不能给世家,否则一郡之中就全是世家的人了。

    主簿掌文书,这个可以给,反正只是秘书工作,最后的决策拍板还得是张溪自己来

    督邮掌军务监察,这个也不能给世家,军权肯定要抓牢了,督查这种职位,更是不能交给不放心的人。

    至于更下级的“掾”“史”,“书佐”级别的官员,倒是可以交给本地世家,他们都是地头蛇,这种基层的活,不通过他们也很难推行到位。

    基层官吏的重要性,张溪不是不知道,但在这个时代,必须通过世家豪族来执行,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直没能摆脱地方豪强的约束,更何况现在是汉末时期,地方宗族豪强势力最鼎盛的时候。

    张溪也知道这样做的坏处,但没办法,历代帝王将相都没有能彻底改变的事儿,靠他一个人去做,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只能顺应这个时代的做事方式,对世家既要打击,不能让他们太过压榨百姓,欺瞒官府,又要注意交好他们,一旦他们不配合你工作,你再好的政令,也出不了太守府。

    所以嘛,张溪在郡治鱼腹县,再次召集了本地豪族世家的代表们,向他们传达了要征辟一郡佐官的事情。

    世家大族们立刻眉开眼笑的表示积极配合,推荐族中优秀子弟入仕同时,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放下了。

    前段时间张溪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世家大族们提心吊胆的。

    张溪的做派,不管是粮仓的事儿,还是围山剿匪恢复盐务的事儿,给世家大族的感觉,那就是张溪根本没把本地世家放在眼里,就是一个依仗兵权胡作非为的人。

    巴东郡的世家大族们基本都是巴郡或者成都那边派来的分支,底蕴和实力都不够,再加上张溪本身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巴东郡大族也不可能通过成都城里的世家给张溪进谗言,让刘备罢免他。

    所以巴东郡的世家们私下里也都联络过了,尽量不得罪张溪,但也不会对张溪的政令过多的配合,只要保证不惹毛这个“愣头青”太守就好。

    但现在,张溪的做法,又让世家大族们感觉到,好像这个郡守,也不是不能沟通的。

    地方世家,尤其是像巴东郡这样的世家分支,如果要发展壮大,最终跟本家平起平坐,光靠在本地兼并土地,积累财富是不够的。

    土地终究只有那么多,巴东郡又不算太大,靠兼并土地出头,撑死了也不过是本家的又一个附庸而已。

    因此,他们也要做官,凭借族中的青年才俊入仕,在一方获得名声,几代积累之后,就可以跟本家分庭抗争了。

    所以,相比于成都城或者巴郡的本家,巴东郡的这些世家们,对于能不能入仕,是相当在意的。

    更别说,这次张溪一下子拿出了郡丞这样的高位,以及一大堆书佐,掾,史,这样的中层管理者的岗位,五个县的县令,除了那个倒霉的汉丰县县令掉了脑袋,剩下的四个还是跟本地世家有关系的人。

    现在的巴东郡世家们,顿时看张溪就觉得顺眼多了。

    之前的那些作为,大概是这个新任郡守杀鸡儆猴的手段而已很正常,很正常。

    对嘛,这才是这个年代读书人该有的手段,警示要有,好处也要有,等将来大家混熟了嗯,嗯,不可说,不可说。

    张溪一放官位,巴东郡世家们立刻转变了态度,从一开始的私下串联,一起对张溪阳奉阴违,变成了想办法把自家子弟抬到高位上,成为一郡主官。

    虽然张溪的本意确实是收买本地世家的人心,但张溪自己也没想到,居然在无形中,破坏了世家们的临时结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