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张机-《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3)页
赶紧不着痕迹的抽出自己的手,拱手作揖,告辞离开。
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但张溪倒也不后悔。
虽然周瑜活着,对刘备来说是一个隐患,但话又说回来,但凡周瑜活着,孙权也不至于十万干不过八百。
如果孙权没有被张辽打的自闭了,也不见得非要偷袭荆州.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全凭天意吧。
张溪回营回报刘备后,刘备就吩咐魏延整理军营,拔营启程。
油江口就在江陵城对面,几天不到的功夫就渡江回到油江口。
留守的徐庶迎接了刘备,见到了庞统也是一阵高兴,不仅恭喜了庞统得遇明主,也在刘备面前把庞统好一阵吹。
然后就问起刘备去柴桑见孙权的事儿。
书信呢,徐庶早就收到了,他的意见跟张溪的一致,觉得刘备没必要冒险去柴桑,让孙乾或者伊籍出使一趟就可以了。
但徐庶的书信一直没发,是想等诸葛亮的回信到了以后,再一起发出,省的主公还要等两次。
可现在刘备回来了。
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回了庞统,以及自己亲赴柴桑讨要油江口的决定。
这个事儿,是庞统提议的,徐庶不好说什么,在听了庞统的分析后,徐庶也有点动摇。
按照庞统的分析看,刘备这次去,确实应该不会有大问题,而张溪说的那种危险,也只是万一。
这年头是乱世,百姓过日子都不敢保证百分百的安全,指不定哪天就要面临战乱呢,刘备做什么事会没有风险?!
所以徐庶这次,有些动摇了,觉得庞统说的也有点道理。
这下好了,油江口一共有刘备帐下三名谋士,庞统和张溪之间意见相左,徐庶又有点偏向庞统再加上刘备都已经做出决定了,他一个当主君的,不能说话不算话啊。
因此,刘备也没等诸葛亮的书信到来,而是带上了庞统,准备好礼物,直接在油江口上船,出发前往柴桑。
刘备走了三天后,诸葛亮的信件到了——他不同意刘备去柴桑,理由和张溪一样,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但.有什么用?!
人都走了,你信来了。
苗都干死了,你才下雨。
现在的张溪和徐庶,只能寄希望于庞统的判断正确,再加上庞统能凭借自己的智谋随机应变,保护主公周全吧。
而随着诸葛亮的一封信,同时到来的还有一份调令。
诸葛亮来信告知徐庶,说如果张溪等人已经结束了江陵之战,那就留张飞和魏延在油江口镇守,防备江陵周瑜,让张溪赶紧的回江夏去辅佐关羽。
荆南四郡有他诸葛亮和赵云,寇封,郝普等人在,不需要担心太多。
油江口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本来只有一个徐庶在,诸葛亮也不太放心,徐庶毕竟没有直接领兵过,所以让张飞和魏延留下帮忙。
至于江夏,关羽倒是文武双全,陈到和文聘也都是一时豪杰,但没有谋士坐镇,诸葛亮也依然不太放心,所以让张溪赶紧的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