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最实惠的感谢-《七零之辣妈当家》


    第(2/3)页

    陶红樱小声道:“不的,这是老太太的儿媳妇,不是闺女。”

    正说话呢,薛老婆子和顾孟昭领着大军小岭一起回来。

    他们三个离开梁家以后去了一趟省大看望顾孟昭。

    顾爸顾妈去阅卷了,顾孟昭自家在家翻译书籍,小姑忙着去火车站巡逻见不到人儿也不用他接下班。

    薛老婆子和小岭就觉得他一个人寂寞,过去叫他来军区一起住,白天去图书馆翻译不是更好?

    顾孟昭想想也是,就把门一锁,带上粮票和钱过来了。

    小岭一下子认出葛峰的妈妈陶红樱,顾孟昭则认出李桂珍。

    小岭速度快,立刻戒备地问:“你们想干嘛?”

    不会是来报复的吧?

    他们都不在家,就妈和莎莎在家,可打不过她们。

    陶红樱立刻笑道:“我带朋友逛逛呢,路过,你们忙啊。”

    她拉着李桂珍赶紧走。

    李桂珍原本还想和顾孟昭说话,邀请他去家里玩儿,顺便讽刺他几句呢。

    她真的恨不得立刻把这事儿捅到公爹跟前去,看他怎么说!整天跟她玩儿清高,结果呢?

    呵呵。

    望着她们的背影,顾孟昭对薛老婆子道:“大娘,那个妇女是梁伯伯的大儿媳妇。”

    薛老婆子:“老梁家的?”

    顾孟昭点头。

    薛老婆子急了,“哎呀,你咋不早说呢?人家帮了大忙,到家门口了咱得请人家吃顿饭啊。快,快叫回来!”

    小岭一听这是梁爷爷的儿媳妇,那是好人啊,他立刻拔脚追过去,“哎,你们别走,来我家吃饭啊——”

    陶红樱一听,拖着李桂珍拔脚就跑。

    李桂珍不明就里,“妹子,干嘛呢?”

    陶红樱胆战心惊的,“跑——”

    妈呀,要是被他们追上,直接给她俩也埋沟里去,那得丢死人了。

    她对薛家人又忌惮又有误会,总觉得他们一家子是不讲道理的霸王,只怕看她鬼鬼祟祟的就怀疑她搞破坏,要抓她呢。

    等跑出去以后,陶红樱上气不接下气,“得亏没被追上。”

    李桂珍还不明白呢。

    陶红樱就把土包子埋坑的事儿说了一下,“葛峰说他爷爷呢,结果人家愣是不买账,说你奶奶也一起埋。你说他们要是知道咱啥意思,能不埋咱们?”

    葛峰说句土包子就被埋了,俩人都说薛明春那么多坏话,她能饶了她们?

    李桂珍倍感无奈,“咱这样体面人儿,跟不讲道理的人没法打交道啊。”

    她们平时哪天不是端着架子,对人和和气气的,何曾大吵大闹、狼狈逃窜过?

    没办法啊,见到不讲理的,你不跑你等着被埋吗?

    小岭没追上还颇为遗憾,回去跟薛老婆子道:“奶,人家真是好人,不想吃咱家饭,跑得比兔子还快。”

    跑得比他还快,那真的挺快。

    林苏叶看他们一起回来,挺高兴的,让顾孟昭赶紧洗手吃饭。

    莎莎也很高兴,拉着顾孟昭的手要跳舞。

    薛老婆子拿了香蕉出来,“瞧,这是什么好东西!”

    林苏叶:“哟,这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你们哪里弄来的?不是去首长办公室……赖皮要来的吧?”

    薛老婆子理直气壮:“我们是那种人吗?这是人家老梁给的,说给莎……孩子们吃的。”

    林苏叶就问他们到底干什么了。

    薛老婆子和小岭不想说,大军却主动给妈妈汇报。

    林苏叶惊讶地看着他们,“你们能耐啊,去找梁老办事?”

    小岭:“妈,人家梁爷爷是个顶顶好的领导,帮我们解决了。”

    林苏叶:“那要是不解决,就不是好领导了?评价人不能因为人家帮不帮你办事。”

    小岭:“那也不是,反正梁爷爷是个好人。”

    薛老婆子:“刚才他儿媳妇还路过咱家门口呢,应该邀请人家过来坐坐的。”

    林苏叶:“什么情况?我怎么有点糊涂?”

    大军又解释一下,陶红樱和李桂珍一起路过自家门口,“确切说站在门口探头探脑。”

    林苏叶:“?”

    莫名其妙呢?

    顾孟昭笑道:“嫂子,不用多想,梁伯伯那边的人情和他儿媳妇无关,我爸妈一直这样分开的。”

    林苏叶就暂时不管了。

    吃完饭,莎莎就把林苏叶的红纱巾系在自己的肩膀上当裙子,穿上顾孟昭给加工的半皮鞋跳舞,踢踢踏踏特别脆生,她很喜欢。

    林苏叶则按照闺女的要求继续画好看的裙子、花衣服。

    莎莎突然就迷恋上了,虽然没有那么漂亮的裙子穿,但是想让妈妈给画,瞅着就好像自己穿上一样。

    顾孟昭:“嫂子,回头我找人从棉纺织厂多买点瑕疵布,你给莎莎做两件?”

    瞅瞅这孩子馋的。

    莎莎立刻忽闪着亮晶晶的大眼,软声软气地央求,“妈妈,好不好嘛~”

    这次不要糊弄孩子了!

    林苏叶摸摸她的脸蛋,也声音软软地道:“好~给你做~”

    她让顾孟昭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她找金焕芬问问看买布的事儿。

    薛老婆子啧啧两声,“你俩一天天的,肉麻死了。”

    林苏叶瞥了她一眼,“我说老太太,你可不要假公济私,故意上门找人家哟。”

    薛老婆子正心虚呢,就怕林苏叶调侃她主动去找梁剑云,这会儿林苏叶说出来,她反而没什么好心虚的。

    她理直气壮道:“我是去办正事儿的,你说我也不心惊。”

    林苏叶笑了笑,“放心吧,没笑话你呢。”

    小岭瞅瞅她俩:“妈,你和我奶打哑谜呢?”

    林苏叶:“没有,妈夸你们呢,以你们为荣,妈妈真的很骄傲。”

    小岭难得地谦虚了一下,“都是梁爷爷的功劳啦,我们也没做什么。”

    主要是做了却没用,还是梁爷爷说话好使。

    而梁剑云此时正一边翻阅资料一边写给省委秘书办公室的建议书。

    李桂珍敲敲门,探头问道:“爸,喝杯牛奶吧?”

    梁剑云微微蹙眉,这大儿媳妇今天怎么回事?太能找存在感了,不是说过自己工作的时候不要打扰吗?

    他摆摆手,“不用,我要写个东西,你们都不要来打扰我。”

    李桂珍心口一阵窒息,这是防着自己了呀,她也不敢和公公顶着干,只好关上门去另外想办法了。

    梁剑云觉得哥俩小小年纪富有正义感、心怀社会,这是一种很高尚的品行,要呵护要支持。

    他不会走关系让人直接给城关公社通电的,而是要光明正大地给他们谋这个福利。

    他从历史、地理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出发,论证省城的发展前景需要更大郊区范围支持。不说远的,就说省城住房越来越紧张,需要不断扩建,那就需要更多建筑工人。城市建筑工根本不够用的,如果扩大郊区范围,那周边社员就可以融入进来。

    最后署名,梁剑云有点为难,大妹子叫什么?都称呼她薛参母亲、薛奶奶,却没问过她娘家姓名。

    第二日吃过早饭,梁剑云就亲自赶到省军区大院儿拜访薛老婆子。

    林苏叶已经去图书馆上班,顾孟昭也去图书馆翻译书籍,孩子们也去上学,只有薛老婆子在家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做鞋子。

    听见梁剑云的声音,薛老婆子登时一阵慌乱,他怎么来了?

    她赶紧应了一声,往镜子里照了照,把头发梳拢两下,然后迎出去,笑道:“老领导,你咋来了?”

    梁剑云拿出自己写的建议书,“建议书要署我们的名字,过来问问大妹子闺名。”

    薛老婆子一脸疑惑,什么闺名?

    梁剑云忙解释就是她的名字。

    薛老婆子笑道:“我有什么名字?我们那时候家里都不给起名字,都是大妮儿大嫚儿的叫。”

    梁剑云:“那娘家姓什么?”

    薛老婆子:“姓庄。我想起来了,我娘当时给我起名叫suwei来着,我也不知道咋写,就那么叫,后来都叫排行也懒得管名字了。”

    就结婚的时候婚书上写的也是庄家二女,以后就是薛庄氏,也没人用她的名字。

    梁剑云就给她写了素薇两个字,名字就是:庄素薇。

    薛老婆子瞅瞅,笑道:“挺好的,就这样吧。”

    梁剑云就拿出建议书把她的名字写上,又把建议书给她看。

    薛老婆子连连摆手,“不用不用,老领导你写的就很好。”

    因为内容昨天已经和小哥俩商量过,梁剑云也就没有再去学校找他俩,这样在家里等着也不好,所以他便告辞。

    梁剑云离开薛家又去了省委办公室,把自己的建议书交给秘书办公室,然后就离开去自己办公室。

    秘书办公室拿到梁老的建议书,一分钟不敢耽搁,立刻就送交领导手上。

    领导看过以后,就在当天的城建规划会议上宣读了梁老的建议书,纷纷觉得言之有理,当场就通过重新界定省城郊区范围的决议,扩大其郊区范围至二十公里。如此城关、红旗、跃进等三个公社,如愿搭上政策顺风车。

    政策颁发下去,紧接着就进入筹备工作中,准备各项材料、工程师带人实地勘察绘制图纸,公社、大队选送电工去县城培训等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