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黄老师-《七零之辣妈当家》


    第(2/3)页

    顾元珩:“奶奶放心,这些等我大学毕业再说。”

    顾老太太和他絮叨这半天才开始说正事儿,“元珩,你见过五房小叔,你这会儿考完试也没事儿,回老家一趟见见你五爷爷和奶奶,顺便把他们带回首都来。他们的院子我一直给守着呢,回来就有地方住。”

    顾元珩:“奶,我正想去看他们,至于他们来不来还是看他们自己的意思?”

    顾老太太:“他们糊涂,我可不糊涂。当初他们要是留在首都别去老家那里,能被整得那么狠吗?你看我留在这里,你妈和你二婶,都没遭罪。”

    顾元珩:“奶,情况不一样。”

    苏菲是因为海外关系,她亲哥和姐还在国外,一度被打成间谍。

    顾老太太有道:“孟昭考的省大,省大哪里能跟首都的大学比。别想糊弄我这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太太,我都打听好了的,不管你报哪里,高等大学都有优选录取的资格,北大清大可以优先省大录取他,是这样吧?”

    顾元珩笑起来,“奶奶,是这样。您了解的没错。不过小叔学外语和翻译,其实在省大还是北大是一样的。”

    国内顶尖的语言学家、翻译家也就那么几个,顾兴章夫妻俩在自己领域内也是顶尖的,顾孟昭在哪里学都一样。

    顾老太太却固执得很,“以后你就是咱们老顾家的当家人,你得学会为他们的前途考量,也得让他们听你的。”

    顾元珩心里不以为然,面上却越发乖顺,听老太太的话,哄得她开开心心的。

    又聊了一会儿,顾老太太就准备吃饭,

    顾元珩年轻人和老太太胃口不一样,早饭就不陪她吃,带着顾元祯先走了。

    出了院门,顾元祯笑道:“哥,你要去阳城,带我一起呗。”

    顾元珩:“你最近都不去上学?”

    顾元祯:“上学有什么用?我不想上学。”

    顾元珩指了指前面,“你看到了什么?”

    顾元祯放眼望去,冬日的阳光并不暖和,但是依然明亮,照着两边的青砖灰墙,斑驳的红漆木门,还有墙外被霜冻褪光叶子的柳树,尽头就是南北道路,远处还是连绵不尽的房屋,全都斑驳破旧。

    他道:“有什么特别的吗?”

    顾元珩:“你只能在家门口这几条街上混,哪怕你再大一点,也只能在这巴掌大的地方混。像你这样想法的混子很多,他们都想靠着逞勇斗狠混点名堂,每天在这首都城里起起落落,不是被公安严打枪毙了就是自己斗殴残疾、死掉。你如果想走这样的路,结局是很明显的。”

    顾元祯眉头拧起来。

    顾元珩:“我以前也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反正只要我能打,天南海北任我闯。自从去过北边认识那些毛子,和他们做生意,我有了新的想法。”

    顾元祯:“什么想法?”

    顾元珩:“我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和他们做生意?一家生计,需要采买交换,一城生计,一国生计,皆是如此。我相信,我们国家也不会一直游离在世界之外,因为我们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们自己闭关锁国不行,国外势力要想长期孤立封闭我们也不行。我们需要世界,世界同样需要我们!”

    所以他报考了北大的商贸专业,他以后要进商贸部,他要去和那些外国人做生意。

    顾家百年前就是做生意起家的,只为一家之利,自然遭人觊觎眼红。

    而为国家谋福祉,便有举国支持。

    顾元祯仰头看着堂哥,总觉得他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

    他约莫明白了,堂哥这是有理想,不对,不是理想,是正在想要实现的一些想法。

    顾元祯低头想了想自己的理想,他想当杜月笙那样的大亨。

    可现在是和平年代,他的理想是不是无法实现了?

    顾元珩垂眼看他,“想跟我去阳城就收拾一下,等你回来再考虑要不要好好学习。”

    顾元祯高兴起来,“我这就去收拾。”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不管是能高考的还是不能高考的知青都想尽办法回城。

    当年热血沸腾地喊出“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口号”在他们自己看来就是一个笑话,头脑发热的胡言乱语。

    谁会愿意趴在那黄土地上,汗珠子摔八瓣儿,年头忙到年尾,累死累活还吃不饱?

    农村人都盼望着往城里跑,吃商品粮,城里人怎么会想去下乡?

    读书、高考是他们脱离困境的一大出路,有点学习天赋的都会拼,而没有读书天分的也不想认命。

    这些年轻气盛的知青,十几岁到三十岁不等,纷纷绞尽脑汁要回城。

    这无疑给城市一下子增加了巨大的负担,不只是口粮储备问题,还有社会治安隐患。

    每个城市都游荡着成千上万甚至数万的无业游民,等以后政策放开只怕还要更多,这些人的就业问题不解决,那社会治安就会越来越坏。

    阳城的冬天已经流露出一点苗头。

    不管是区公安局还是各公安分局、派出所的公安人员全部加班巡逻办案,可各地盗窃、抢劫等案件还是时有发生,尤其临近年底,压力越发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薛明春被从县公安局抽调到区公安局上班,负责指定区域的巡逻、治安等工作。

    这样她就有时间送林苏叶上夜校。

    每天晚上林苏叶上夜校,小姑就送她们过去,等放学的时候她再去接,这期间还能加班巡逻。

    不过周六是下午上课,林苏叶不用她接送。

    周六下午是答疑作业以及综合课时间,综合课是分类的,政治都要学,另外分文理,一个教室上历史地理,一个教室上简单的物理化学,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课内容,这是为以后进修高中课程打基础。

    林苏叶喜欢美术,自然就选文科,历史她听顾孟昭和大军说过不少,地理听得少一些。

    她很喜欢上这种综合课。

    今日周六下午有地理课,校办主任说请了一位专业老师来讲地理知识。

    上课铃响了,林苏叶拿出笔记本,抬头就见一个青年走进来。青年个子瘦高,头发略长,脸上还生着胡茬,看不出实际年龄,眼睛很亮,整个人有一种独特的忧郁气质。这种气质在很多艺术家身上都有体现,他们和其他人仿佛是有壁垒的,独具一格。

    “同学们好,我叫黄显宁,是省美院的老师。”他声音也比较独特,有点沙哑的烟嗓,却丧丧的没什么活力。

    林苏叶仔细瞅了瞅,这人她见过啊,高考那天在外面写生的。

    不过当时她就顾得看画了,没仔细看人,现在一看,还真是带着画家气质。

    黄显宁说完就直接开始讲课,他捏着粉笔一口气在黑板上画了一副国家地图,分别把省份名称标上。

    他的字也有个人独特的气质,有点花体,只是过于飘逸,显得飘浮无根。

    林苏叶画不出地图,但是她有带地图啊。

    薛明翊送给她的。

    她就照图临摹下来,然后把老师讲的笔记记在上面。

    讲了五十分钟,黄显宁让大家自己整理笔记,有问题可以提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