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邹科长-《在70年代当乘务员》


    第(3/3)页

    羊城这边工厂扎堆,很多地方小楼刷刷的盖。

    京城的楼房还都是三四层的筒子楼呢,这边已经有七八层的楼房了。

    就算这时候的楼房都是步梯,但这毕竟是楼房,扛着煤气罐徒步上八楼都开心。

    敲门砖席于飞已经准备好了,一包用报纸包着的散装精品华子,几瓶分装的人参泡酒还有几块精品普洱,一斤用饼干盒子装的上好猴魁。

    南方人就好喝点儿补酒,他们喝酒十分斯文,一二两慢悠悠能抿一天。

    这让北方人看着都着急,恨不得拎起瓶子咣咣灌。

    南方人还喜欢喝茶,就拇指大的几个小杯子,和工夫茶也能喝一天。

    如果看见席于飞用暖壶泡好茶,都能把好茶的南方人气的跳脚。

    席于飞带着云穆清坐公交晃悠了一个来小时,来到一片家属楼,熟门熟路的找了单元进去,走到三楼敲门,“请问,邹科长在不在?”

    科长,这是个神奇的位置。

    别看行政级别不高,但里面可造作性非常强。有的地方科长比处长捞的都多,因为这个级别是老百姓能够得着的,求人办事,首先找科长,一般的事情科长这个位置就能办的了。

    除非是什么大事,才会往上找补。

    譬如说西北马科长,铁路局宋科长还有这个印染厂的邹科长,手里那点儿小小的权利,足够让普通人羡慕了。

    开门的是个中年妇女,看着穿着十分普通,黑瘦黑瘦,齐耳短发,穿着半截袖衬衣,衬衣上还有两个兜。

    “你找谁?”妇女说着口音很重的闽南话。

    这时候羊城粤语跟闽南话都有,而且粤语据说和港城还不太一样。

    但无所谓,席于飞都会。

    “我找邹科长,”他笑着先把礼物递过去。

    那妇女是邹科长的媳妇儿,也是这一片街道办的小领导,对不认识的人送礼上门已经十分习惯了。

    她往袋子里看了眼,侧开身扭头喊,“老邹,有人找。”

    如果说京城有权的都穿干部服列宁装,兜里插着钢笔。沪市有钱的都是西装,兜里也插着钢笔。

    但在羊城,仿佛满大街都是穷鬼,穿着跨栏背心戴草帽,大裤衩子配拖鞋。

    可指不定哪个就是个大官儿,或者是个包租公包租婆。

    人不可貌相这五个字,在羊城淋漓尽致。

    邹科长也是黑瘦黑瘦的,个头不高,也就一米六多。顶着个四周支持中央的发型,穿着破洞老头背心,大裤衩子,手里还拎着把破蒲扇,踢踏着拖鞋就出来了,“谁啊?”

    女人把手里的布兜递过去,邹科长扒拉了一下,眼睛刷的亮了,“哦,进来吧。”

    “邹科长,”席于飞带着云穆清笑嘻嘻的进了门,转身把门关上,“大外甥我这是有事儿,想找您帮帮忙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