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东城长亭迎故人-《五代龙腾》
第(2/3)页
“彦青你瘦了,是否这江淮还有些水土不服?”李从嘉出言之中的客气肯定是不如对待宋承宪,但便是这种随意轻松的口气就能显示出二人之间的不同,也可以让刘彦青听的心中舒服,华夏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语言系统,会说话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门学问。
“呵呵,最近事忙,劳王爷下问了。”刘彦青依旧是十分的恭敬,礼数更是到位无懈可击,尤其在宋承宪面前他更需要如此的表现。
“哈哈,李兄心中所想正是我心中所愿,不过今日却要失礼了,家中故友来访,明日再去拜见王爷。”宋承宪欣然一笑道,在李从嘉面前他倒显得很是轻松,但身在官场之后却还是多了几分气度。
“故人来访原该如此,不过宋兄你明日可要早来,陪从嘉去迎接一位贵客,说起来他也是宋兄的故人了。”李从嘉心道你那故人怕多半就是曲无眉了吧?自己这厢给了曲家的不少的压力。他们借宋家之势亦是常理。当下也是爽快的言道。神情之中并无半diǎn不虞之色。
“明日一早。故人?哦,闻李兄为皇后以及江淮民众为此慈善拍卖大会之事,宋某实是心喜,此方是我兄之作为,又闻听此处邀请四方名流,这一早便值得李兄亲迎还是我之故交的莫非是从礼兄?”宋承宪闻言微微一怔随即也反应过来,李从嘉运用炒作之道,那慈善大会一事可是沸沸扬扬。宋承宪曾在北地游学,与柴荣亦是熟识。
李从嘉在对方言语之时是很认真的在观察宋承宪的神情的,柴荣既然能与建武军有所联系,足见在其心中一直惦记着南唐的江淮之地,那么对好友宋承宪是否也会有所利用呢?此处还需要印证。
“看宋兄的言语便是对其颇为推崇,传闻此君文武双全,还精通黄老之术,此番得机倒要好生结识一番才是。”李从嘉微微颔首言道,在宋承宪的言辞表情之上并看不出什么端倪,有的只是对好友远来的喜悦。倘若不是机缘巧合让李从嘉在清风楼、皇宫以及战船之上做出几首传世佳作名扬天下,这个年代风头最劲的才俊原本便该是柴荣。
华夏历史上对柴荣是极为推崇的。更给了他一个“五代第一名君”的称号,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此子也的确是大有建树,前者体恤民生兴修水利改革科举察纳雅言,后者则是攻城略地战无不胜,赵匡胤后来黄袍加身北宋能在二十年之内完成统一,其中自有宋太祖的雄才大略,但和柴荣为他打下的根基也是分不开的,之前后周便有一统之势。
其时契丹武力鼎盛,即使是宋太祖在位之时也没有在辽国身上占到什么便宜,后更是积弱数百载,但后周世宗却能凭借自己武力硬生生从契丹手上取得三关两府之地,这亦是李从嘉对柴荣最为欣赏的地方。况且除了文治武功这个家伙绝对称得上多才多艺,黄老之术,词曲之道,甚或还与锺瑞年一般有着不凡的商业才能,如此一位有作为的君王却是天不假年,只活了三十九岁,倒是令得后人颇为遗憾!
假如柴荣不是英年早逝,会否有赵匡胤之后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个问题时永远不会再有答案了,李从嘉也没有研究下去的兴趣,他只是知道无论柴荣还是赵匡胤都不愧明君二字,更是自己今生最大的敌手,对于明日就能见到此人他的心中还是有着不少期待的。
“李兄,我兄长要见故人但小弟不用,我们来此路上就听闻泗州闭月阁梦戏之名,观者无不为之沉醉不已,却不知兄长是否有空带小弟去见识一番?”此时说话的又是一个英俊之极的少年,不过比之宋承宪刘彦青的器宇轩昂却显得要柔弱了很多,自然就是宋家那个易钗而弁贵不可言的大小姐宋承玉了,听闻梦戏之精彩她是极为向往的。
“哎~承致,慈善大会临近,李兄诸事繁杂,岂能在此时多加叨扰?”宋承玉的话音未落宋承宪已然言道,这一趟来到江淮算是他怜爱妹妹完成的一个承诺,如今一圈转了下来此次回泗州他就是要送宋承玉回金陵的,家中也不知催了多少次,并不愿节外生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