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找事(一)(三更)-《路人甲日常》
第(2/3)页
“接下来要见的才是你要着重注意的,两位指挥同知的太太倒罢了,她们的夫君都是你世叔的好友,多多少少也要给点面子。而且她们一个娘俩在京城,一个是扬州的,虽然岁数差着,但说到故乡,想来跟你都有共同语言。但是其他三位指挥佥事的太太,你要注意了。”
不用秦氏说,关于洪笙的同僚和上官的太太,苏苏早就询问过了。
就像秦姨说的,两位从三品淑人对苏苏存在敌意的可能性不大。
一是洪笙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升职,就算真的升职,也不可能挤掉他们的位置。
二来那两位指挥同知还在洪笙在大营的小院里吃过酒,和刘指挥使一同称呼过她为世侄女,想来也会和媳妇通通气。
三来她们的娘家正好都是苏苏最熟悉的地方,很有一些共同话题可以聊。
三来也是差着岁数,若她们也是年轻的妇人,见了苏苏可能会羡慕嫉妒。可两位指挥同知的夫人也都是四十上下的人了。孩子有的都比苏苏大了,自然不与苏苏较劲。
真正麻烦的是与苏苏同品阶的三位恭人。
一位刘恭人,西北本地军户出身,都五十岁的年纪了,和苏苏倒是没什么矛盾,但和洪笙问题就大了。
大楚卫所制度中,卫有正三品卫指挥使一人,从三品指挥同知二人,正四品指挥佥事四人和从五品卫镇抚等其他文书武将。
千户所有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其下属为吏目;百户所有百户(正六品)、总旗、小旗。
因为卫所制度和军户制度并行,所以允许五品及其以下军官则优世袭。
这个择优,自然就有了漏洞可钻,大部分都能世袭。
所以又有“千户好当,四品难升”之说。
卫里指挥佥事的位置不过四个,想熬上去的千户却至少有五十个,这还不算兵部直接下派的武将比例。
空出一个指挥佥事的位置,自然多的是人争抢,其中就有这位刘恭人的娘家弟弟,四十多岁了,当了十年千户,军功资历都够了,又有一个指挥佥事的姐夫,自我感觉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但天上掉下来一个林妹妹,额,不对,是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生擒了鞑靼六王子,被皇帝亲自召见,直接升了一品,占了指挥佥事的位置,叫他气的差点吐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