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意外的西餐-《饮食1999》
第(2/3)页
孙林本来不知道这些,知道了之后,更加对巴腾玛格这样的巨无霸表示敬仰。
真心不是他崇洋媚外,实在是国内的民企太不地道。
加班,人家两倍工资,节假日三倍。国内民企呢?全年无休,加班没有加班费。
保险,人家是按照上一年实发工资总额来计算,而大部分国内民企呢?按照最低标准来交。很多人不懂这门道,光是这一项保险,外企就要多承担很多钱。
福利,外企过节费各种卡券拿到手软。而民企呢?孙林上一世打工,第一家企业中秋节发了两块月饼,这月饼硬的能扔死狗。第二家企业老板大年初一来每人发了一圈烟,算是年礼。
孙林上一世是实在受够了,才想到创业。
要是国内企业都像外企这种管理与人性化,该有多好。
不过没办法,华夏虽然是世界工厂,要到十几年后才基本实现高中低端覆盖。而目前,以低端中端为主,所以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实现员工的高工资跟高福利。
孙林一开始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做餐饮,门槛低,竞争激烈。这个时代,说白了大部分还是低端餐饮,小部分为高端餐饮。
低端餐饮利润薄,或者说,不在孙林快速累积资本的选项里头。
而高端餐饮,涉及到很多门道,比如各种关系户。高端餐饮在华夏有个特殊属性,那就是公务接待。(这里不能展开叙述,大家明白就好。)
他选择的这条路,是最适合他前期运作的。要是把巴腾玛格这家企业吃下来,把杏花楼挤走,那他一年在巴腾玛格的利润可以高达千万元。
三家企业20多个人撒过去,还是不够。
所以,他再次开始招聘。
这次,他在俞锃老婆王琪的帮助下,一口气把餐饮管理服务公司的各个部门都建了起来。
除了采购归杨斌管,人事找了个王琪推荐的熟手,其他大多是应届毕业生,或是刚毕业一两年的。
整个公司都很年轻,没办法,老板年轻的过分。
人事其实是权重部门,地位远远比行政、财务等重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