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就更得利用现有的过剩产量来压价了。” 两人都笑了起来,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变成商人,正在学会怎么跟别人讨价还价,也许海军也需要一些懂得怎么杀价的人才吧。 在甘永兴躺在座椅上养神的时候,谈仁皓抓紧时间去熟悉那些兵工厂的情况。当初海军新增四家兵工厂的主要原因就是便于向各个方向上地作战部队提供弹药物资,因为相比于飞机,舰船而言,弹药需要运送,而且对时间性要求相当高。在战争处于最激烈的时候,也就是22年到24年之间的时候,几乎是弹药刚下线,就被装上了货轮,运往了前线。当时轰炸日本本土,青岛港就停靠了不少的弹药运输船,燃烧弹生产出来之后就立即被装上船,然后运往前线机场,也许不到十天,这些弹药就将被投到日本本土去。 两人在青岛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青岛兵工厂甚至还安排了专门人员来照顾谈仁皓与甘永兴,结果在甘永兴的坚持下,两人还是住到了海军办事处,没有去厂房给他们安排的宾馆居住。次日,海军司令部的军官队伍到达,谈判工作也很快就展开了。 这次的谈判与之前的谈判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的地方是,双方都在细节问题上出现了矛盾,特别是在弹药成本方面,海军主张的方法与厂商所坚持的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计算出来的成本价格也就不完全一样。利润率的计算方法也出了问题,海军主张以成本价为基础计算利润,而厂商则主张以销售价为基础计算利润,也许这对单价的影响不是很大。可在巨大的采购数量基础上,单价的一点细微变动都将带来巨额经费的变化。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弹药的单价上。海军认为至少应该在26年的基础上降低两成到三成,而厂商认为降低一成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要降低两成的话,他们就只有亏本经营。 甘永兴与谈仁皓分别与青岛兵工厂,以及厦门兵工厂进行谈判。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两家兵工厂。这也算是各个击破吧。相对而言,甘永兴与谈仁皓都不急,因为原本计划在26年发动的夏威夷群岛战役推迟到了27年,所以26年订购地弹药有部分节余,储备在海军弹药库里的弹药还能够坚持一两个月。而厂商就比较急了。26年的生产眼看就要结束,如果无法在十二月达成协议的话,那他们就拿不到27年的订单,也就无法展开27年地生产活动,甚至无法得到足够的原料,以及能源供应! 这就是海军手里另外一个砝码。在帝国的经济体制进入战争状态之后,虽然所有的物资仍然得用金钱购买,但是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物资。当时,几乎所有的军事工厂都要先拿到军队的订单。然后向政府的相关部门申请购买物资,在拿到了政府的批文之后,才能去原料厂购买物资。另外,电能,水等等供应也要由订单决定,有多少订单。就可以获得多少物资与能源供应,而没有订单,政府就不会将物资与能源分配给工厂。因此,在没有海军订单的情况下,任何工厂都不可能囤积大量的物资,甚至无法获得电力供应,就不可能开工生产了! 这可以说是所有工厂的死穴,谈仁皓与甘永兴在之前的谈判中就用上了这一招。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日之前,工厂就得把下一度的生产计划提交给政府。申请物资与能源分配。而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上旬了,如果这些厂商没有办法在十五日之前拿到海军的订单的话。那么其下一年度的生产就将受到影响。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青岛兵工厂与厦门兵工厂首先软了下来。两家兵工厂与其主要的下游厂商首先与海军达成了协议,拿到了海军的订单。这也是与别的协议不一样的,海军的协议是与数十家厂商一起签订,相互约束,相互承诺,以保证弹药生产能够正常进行,同时更合理的控制住弹药地价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