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当下局势-《当谋士的那些年》


    第(3/3)页

    ......

    深夜,小二仍旧伏在案上笔耕不辍,她原以为原身不过识得些字,待夜里静下来,她才发现原身虽然天资愚钝,但很有毅力也很有远见。在跟着太傅学习的过程中,甚至暗中掌握了不少有关当局的珍贵情报,而这些对自己在东宫站稳脚跟帮助颇大。待心中大致有了成算,小二便找来竹简刻刀,伴着昏暗烛火开始部署之后的规划。

    当今圣上如今虽有七子三女,但最有能力争夺储位的的无疑是--战功显赫的秦王南钰与迎娶宗女的太子南祺。

    秦王昔年虽与恩师卫濯为南夏的建立开第了康庄之衡,但因为这半数以上的军权、享誉天下的名望,又是先皇后所出之嫡子,必然被真正的君王所忌惮。

    至于太子昔年为停战迎娶大燕宗女,甚至不惜将原来的太子妃贬为了侧妃,连南明栀也从嫡女变成庶出的做法,虽然不好听倒为自己增加了不少筹码。

    傅梓情的母家--傅氏乃秦王左膀右臂,可自己又偏偏是太子侧妃,虽不清楚其中缘故,但可以断定的是,傅家并未给太子提供助力,所以如今尴尬的地位已注定难以立足,必须尽快借势依凭,在东宫站稳脚跟。

    太子目前的困境无疑是来自秦王的威胁,以及登基后极有可能沦为大燕的傀儡。所以--

    首先,绝不可以让嫁过来做太子正妃的大燕宗女有所出,而且还必须让她活着。如此大燕才不好明目张胆插手内政;其次,就是大燕随嫁派驻的十几名镇守督官,虽多在野分布行监察镇守之权,但听说在朝的那位督官,刚上任便遭遇副将刺杀。敢刺杀督官,想必正副将恩怨由来已久,那不如趁着新任督官位子尚未坐稳之时,与之交好,同时弱化副将。

    但此事过于凑巧,一个赴任途中便被截杀之人,一到任地就以刺杀罪撤换副将,杀鸡儆猴,免不了有当事人一手操纵的嫌疑,至少有此意向。

    还有便是秦王的威胁了。

    这其中一方为朝中文臣武将,尤其是军权;一方则为民间声望与百姓拥戴。据原身打听了解的情报可知,如今能操纵的事件有三样:李氏反王、东齐掠地、秦王擅自离国。

    东齐太子撕毁盟约,借秦王离国时机,造谣称与秦王暗中结盟,趁机从大燕与南夏手中夺回边境七城。

    因为东齐屠城掠地一事,南夏早已是民怨沸腾,各路反王伺机而动。对齐开战不可能,只会让大燕坐收渔翁之利,又不能明着与第一强国撕破脸拒绝征兵。但若此时调兵将反王一举剿灭,不但肃清国内叛乱,也可变相推诿一二将战俘充给大燕,算作兵力。

    秦王早晚会请兵平叛,不如让太子占得先机,但仍要推秦王为主将。此举不仅能保证战事成果,亦能在明面上缓和两党矛盾。且先不说给人兄友弟恭的印象,因为秦王好处占了大头,皇帝老儿与大燕为平衡势力,必然会让太子分走部分军权,到时候秦王还不得不吃了这个哑巴亏。

    待秦王战胜后,再给反王传信将其策反,数载血战,两者之间早已仇深似海,比起东山再起的机会,或者下属妻儿平安,许秦王项上人头,这才是最可能达成取信于人的条件。

    到时,反王兵败投降,必定会先被押赴进京。让太子传信反王假意投降,借其之手摆下鸿门宴,进可除掉秦王;退可让反王逃脱,治秦王一个不力之罪,趁机剥夺部分兵权。

    小二干起老本行可谓越干越兴奋,奋笔疾书折腾到鱼肚泛白,终于大功告成!

    摸着费力刻好的三卷竹简,又看了看受伤的左手,小二这才放心阖眼小憩了一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