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曹丕篡吴-《我是奉先》


    第(2/3)页

    等到曹丕说完,陆逊这才抬起头来,凝视着曹丕的双眼,“要我支持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有条件,你必须答应我!”

    曹丕面露喜色,果然陆逊还是被自己说动了,“大都督尽管讲来,丕定然全部应允!”

    “我的条件很简单,第一,政权更迭之时,不要滥杀无辜,吴国旧臣愿意支持你的,还请留用,反对你的,也不必为难,赶回家中即可。”

    “没问题,这是自然,我曹丕也不是喜爱杀戮之人,定会和平接管。”

    “第二,不要伤害孙氏族人,我会劝说小主公禅让于你,你要发誓不会伤害所有的孙氏族人,终你曹氏永生永世不得加害孙氏族人。”

    “好,能够禅让于我,自是求之不得,我曹丕可以发誓,只要孙氏不反叛与我,我定不会伤害孙氏一族任何一人。”

    “最后一点,却是为了我自己,我要继续担任水军主帅,我要看着你是如何发展壮大,反攻中原的。”

    “准了,大都督的统帅才能无人可以替代,我正求之不得呢,水军自是继续交给你来发展,不过还是应该改名海军了,毕竟以后我们更多是在大海之上搏命了!”

    有了陆逊的表态,吴军之中虽然还有凌统这样对孙权比较死忠之人,可是独木难支,所有吴军还是按照约定,全军奉曹丕为主,了了曹丕的心思。

    凌统无法接受陆逊这样的决定,最终还是带着几个同样不愿意给曹丕效力的吴军将领,带着一小部分心腹手下,和几条战舰,离开了高雄港。

    凌统的这伙人后来沦落成了南洋一带有名的海盗,打劫来往商船,还好,他们还记着自己的出身,不打劫吴国的商船。

    二一七年二月,远在夷洲的吴国出现了一次重大政治变动。

    年幼的吴王孙登在张昭、陆逊等人的主持下,与夷洲的首府安平城外,设立了受禅台,将吴王之位禅让于曹丕,曹丕并没有更改国名,仍称吴国,自称吴王。

    绝大多数的吴国旧臣都愿意接受曹丕的统治,他们也都官居原位。另外就是大批魏国旧臣,重新得到提拔重用。

    吴国发生了如此巨大的人事变动,长安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通报,并且拿到了详细的报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