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三天三夜-《我是奉先》
第(2/3)页
而且诸葛亮也真的是学贯古今,各种学问,各科知识都有所涉猎,而且好多方面都是精通,知识渊博,每一件事都能与众人侃侃而谈。
特别是他的观念和思路不拘泥于书本和传统,而是求新求变,倒是和吕布的中央军一系的理念相近。
诸葛亮在军事方面有不少独到见解,对一些经典战例也有独特的解读视角,徐庶也是受益良多,越发佩服诸葛亮的学问才能。
诸葛亮特别喜欢徐庶讲述的许多中央军的新思想,新战术,当听到火器出场之时,更是眼睛一亮。
他还感慨,虽然他也知道火药,却没想到用到战争之时,威力竟然如此巨大。
特别是听到使用火器的那些新颖战术,诸葛亮也补充了不少他的理解,竟然如同了解使用火器多年一般。
徐庶和诸葛亮一样,所学极为驳杂,涉猎很广,两个人有许多共同语言,远胜过石韬、孟建他们。
他俩甚至同塌而眠,促膝长谈,不知时间流逝。
诸葛亮便住在水镜庄上,与众人畅聊了三天三夜,都感觉收获极大。
在此期间,众人都很有默契,没有提到出仕一事!
诸葛亮对中央军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新奇的武器、新奇的训练方法、新奇独特的战术。
三天之后,诸葛亮才与众人告辞,下山而去。
徐庶越发感受到了诸葛亮的重要性,如此美玉,如果落到别人手里,可是一块大大的心病!
他不敢怠慢,马上又给吕布飞鸽传书了第二封信,督促吕布一定要亲自登门,招纳诸葛亮为上策!
他认为诸葛亮的才干对得起吕布不远千里来登门邀请,无此不足以表达诚意,不足以打动诸葛亮。
徐庶在那里如何感慨,暂且不论。
长安城这里,可是已经闹翻了天。
吕布当然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徐庶标记为十万火急的密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