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遭遇战-《我是奉先》


    第(2/3)页

    袁术问他为何如此?孙坚答道:“我之所以不马上起身,就是怕兵士们见我慌乱而自乱阵脚,互相践踏,这样大家都无法入城了。”

    胡轸见孙坚的兵马纪律严明,斗志旺盛,逢乱不惊,不敢攻城,撤兵离去。

    孙坚完成了一次经典的教科书式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示了他高明的才能和惊人的胆略。

    董卓火烧洛阳城的消息传到酸枣之时,关东联军的各位诸侯即使是袁绍也惧怕董卓精锐的西凉铁骑,没有人主动提出来收复洛阳,向关中进军。

    当然并州军不会惧怕,只是高顺和张辽在来之前,都被吕布面授机宜,此次会盟,不当出头鸟。

    不过如果有机会可以教训一下凉州军,实战检验一下董卓军的战力,为将来收复关中和凉州打好基础。

    而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强迁天子至长安,正是海内震动之时,应当早日与之决战。

    最后只有曹操与鲍信率领本部军马出征,两军合计一万多人,打算先占领成皋。

    董卓派大将张济,樊稠领军两万前来迎战,双方在荥阳的汴水遭遇。

    西凉军人数较多,又都是骑兵,兵士也勇猛善战,曹操的部下虽有一众大将,但是兵力数量差距太大,兵士们的能力也差距很大,终是一场大败。

    连曹操自己都被中了一箭,幸亏曹洪舍命相救。就在曹操、鲍信率军撤退,张济、樊稠领军紧紧追赶之时。

    曹操离开之后,就被高顺派出来接应曹操和鲍信的并州军终于赶到。

    前来接应的并州军是于禁的第五旅和朱灵的第三旅,两个步兵旅见到曹操身后苦苦追赶的西凉铁骑,毫不慌乱,从容不迫地两个步兵旅并列展开防御阵型。

    于禁选择的是一片低缓的山坡,曹操擅长兵法,自是带领败军从两翼绕过,不曾冲撞本队。

    张济和樊稠带领的西凉骑兵半数为羌人和匈奴人,所以冲锋的时候和其他的游牧民族的骑兵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还没有和并州军交过手。

    并州军的步兵自然是标准的防御阵型,只不过这一次因为许多新式装备的计入,让防御阵型的细节上与以往有所不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