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哪知,这般安分守己,反而引起雨晴强烈不满:“青荷,你怎么了?平常活泼得像只小鸟,今日你那点儿乖巧,怎么全部抛到九霄?我把你编排到前列,可不是让你做呆猫!” 青荷闻言心中一惊,登时清醒,小脚一点,小腿一跳,后面旋舞的女娃跟着一惊,脚步一错,身子一歪,两两相撞,整个舞蹈队,乱做一团。 雨晴脸色不由得一沉。 青荷一撞之下,终于回过梦来。她聪明至极,顷刻实现转型,身体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倾身飞旋,成了舞场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 青荷边旋舞便转换理念:“我一个异族女子,被夏秋冬三兄妹苦心孤诣倾力诋毁,事到如今,早已臭名昭著,跻身东吴小荷奴。哪料姑姑开明大度,而且慧眼识英,委以重任,可谓是知遇之恩。我素来鲜有作为,明日怕要不辞而别,正愁无以为报。如今倒是千载难逢,理应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这般想着,就将往日那些烦忧,瞬间抛到脑后。 领舞的自然是听秋,她作为曼陀头号粉丝,在“龙曼对抗赛”中,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更加不能放弃力挺女神的大好时机。为了能够领舞,听秋眼望母亲,急施拿手好戏“望穿秋水”,顾盼生情,我见犹怜。雨晴终究心慈面软,抵挡不住脉脉秋波,弃战倒戈。 听秋上位,吐气扬眉:“依我之见,明日不如出演“喜相迎”——素来流唱巴川,渊源流传。” 一曲跳罢,雨晴对其寡淡无奇、平铺直叙,甚为不满:“此舞与蜀锦苑的“千里迎宾”,异曲同工。明日演出,难免东施效颦。” 眼见一向豁达的雨晴眉头紧锁,青荷素喜助人为乐,满腹“舞经”瞬间被激活,上前一步,出谋划策:“姑姑,不如紧抓茶坊特色,跳个采茶舞。” “采茶舞?”雨晴闻言,吃惊非小。她潜心钻研数十载茶道,从未想过茶舞相和。 青荷灵感激发,一脸欢笑:“是呀,姑姑。我们日日采茶,可以谱成茶舞,配以耳濡目染的采茶动作,说不定一鸣惊人,一举成名。” 雨晴喜出望外:“青荷,你细细说来。” 青荷恭恭敬敬又道:“我极爱的一曲采莲舞,流畅婉转,韵味十足,展现出“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之美景,勾勒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之意境。咱们不如引以为鉴,将其运用于采茶之中,加以融会贯通,定能耳目一新。” 雨晴闻言大喜,满面微笑:“青荷,你不妨将你的茶舞,做些示范,我先观赏一回,再做打算。” 青荷眼见雨晴兴致颇浓,更不怠慢,当即找来道具,欢快入戏。 她手持茶锄,模仿采茶姑娘种茶除草,举止欢快,天真烂漫;手持茶帚,模仿炒茶翻旋,动作诙谐,活泼幽默;手舞茶具,轻挥疾拢,做出泡茶斟茶之举,时而清新飘逸,时而羞涩曼妙,时而豪迈奔放,时而含蓄婉约;又将手中彩带漫天飞舞,似是递茶送茶,犹如新茶轻扬,犹如茶韵飘香,英姿勃发,轻快潇洒,万千芳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