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年精英图鉴(41)想销毁的缘分-《北京中年精英图鉴》


    第(2/3)页

    恋爱中的男男女女如此轻浮,于是长久幸福的婚姻就变成了奢侈品。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对待婚姻像一家人一起买个大件,全家坐到一起先对恋爱对象进行充分评估,收入资产,外貌身材,学历履历,家庭背景,有无婚史小孩,所有可以物化的特征无一不被摆到桌面上,供对方的家庭评头品足讨论一番,如果是有多个选择对象的话,选择过程就更加的复杂苛刻。

    多数家庭对男人能不能嫁的评估主要指标是钱或者资产净值,这么说听起来高级点。对女人能不能娶的主要指标复杂一些,容貌年龄、是否贤惠、家庭背景、生育条件等等,至于爱不爱,那是次要的,年轻人幼稚的想法而已。

    婚姻前提评估的过程客观而冷静,有的时候还稍稍有些丑陋,但是这毕竟是大事啊,人性的丑陋暴露一点点有什么关系呢,家里人都是为了当事人以后的幸福。

    评估结束之后,家长和有发言权建议权的长辈平辈给出性价比的评估,作为择偶的参考意见。经过如此科学评估并客观审视后物化后,得来的婚姻会更幸福吗?冷暖自知而已。

    深爱的夫妻又怎样呢?经过多年的柴米油盐之后,彼此从熟悉到厌倦,最后就连对彼此的厌倦都变得十分熟悉,平日里回家把该履行的责任履行完,各自玩着手机,睡觉各占半边,互不侵犯,互不打扰。

    长此以往,女人被家庭琐事孩子老人煮成了温水里的青蛙,有了闲钱的男人开始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于是各种狗血大戏开始上演,大家不都是这样么?

    爱情婚姻完美样板精英家庭——李盛和李玫,都面临着如此的巨变,何况其他普罗大众呢,这种事发生了的时候,谁能评判,到底谁错了呢?

    李盛盯着倾盆大雨,沉思着“离婚吧”这几个字的分量,揣摩着李玫的心情。李玫在家里看着窗外的雨,心里的陈年往事被细雨勾连起来,回忆在意识的底层一阵阵的发痛。洋子不想出门,不想和任何人联系,在沙发上睡得昏天黑地,睡了又醒,醒了再睡。

    在曼青忽然撞破一个偶然事件之后,没一个人能快乐。

    唯有老许,好像一只平日里蔫着懒洋洋晒着太阳,但是心里一直盯了一块许久吃不到的肉的伺机而动的豹子,在一步一步估算着肉的距离,快速而高效地执行着自己的计划。

    为了让李盛的事情尽快在公司内部风平浪静,他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助理叫来了秋姐,对,当年李玫对面四人格子间的行政姑娘已经成了老资格的秋姐,管着公司的上上下下吃喝拉撒。

    这个公司的人进进出出,办公室、会议室、茶水间、洗手间都是秋姐的管辖范围,头顶的摄像头,脚下的废纸篓,桌上的电脑和各类订票订酒店的信息,都要秋姐管理审批或者经秋姐的手下们走各种流程。只要在公司发生的,没人在秋姐那里有秘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