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年精英图鉴(39)海淀生活日常-《北京中年精英图鉴》


    第(2/3)页

    曼青在开车,李玫一直在沉思,她在心里问了自己很多问题,但很多问题自己并没有答案。李盛的出轨,大概是她婚姻生活中的第一个重大打击,她还没有准备好,就被生活重击了一锤。

    该怎么办呢?沉思着,已经到了孩子们的学校了。

    这地方集中着全中国最好的学校,包括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和最好的大学们。

    精英家长们拼着命也要把孩子送到这个生活圈里,来这里的意义就是一旦进入这个生活圈,就意味着从此有了很多保障,升学的保障,优秀的保障,未来成为精英阶层的保障,有个好生活基础的保障。

    海淀,中关村、学院路,还有西二旗,无论如何也是在北京令中年人最向往的生活圈之一。

    这个圈内聚集着全中国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公司,人生最好的发展路径彷佛就在这几条车来车往的街上,有了明确的“熟路”导航。

    进来这个的圈子的人想保持在这个圈子里的地位稳定,没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想通过各种路径进入到这个圈子。

    人要把自己放在什么生活圈和朋友圈里,越来越是件重要的事了。你不信吗?当海淀的鸡娃们已经在讨论建构论思考人生大事的时候,开车500公里以外的同龄孩子,也许都不能每天保证喝上牛奶。

    中国的阶层已经逐渐开始固化,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的中年人们,虽然没经历过父母给的阶层教育,却已经被生活逼得自学成才,深深感受到了阶层的重要性。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必须“混圈子”,朋友圈,同学圈,家长圈,工作圈,同行圈,兴趣爱好圈,生活社区圈,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圈,也把我们自己逐渐框在了一个自我固化的圈里面。

    李玫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她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会属于这个生活圈,这个生活阶层。但命运就是特别奖赏了她,用一个狗血的开始,她就像被彩票砸中了一样,随着李盛一路走进满是精英阶层的海淀生活圈。

    是生活给你多大的奖励就会有多少的磨难藏在后面么?李玫的脑子里乱成了麻。虽然看了不少狗血电视剧,也听了很多电视剧都不敢写的身边狗血故事,但那一盆狗血实实在在的落在自己头上的时候,她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是什么滋味。

    学校门口,有个送孩子专用的车道,像机场一样3分钟即停即走,随着校服少年们和各自家长或司机保姆的挥手,各式豪车川流不息。

    曼青停好了车,李玫不想下去,她不太想见到平时的熟人,于是李玫和孩子们告别之后,曼青下了车,跟门口候着的老师打了个招呼,匆匆往车边返回,擦肩而过几位送孩子的平日里熟悉的妈妈们,曼青招手点头示意。

    忽然有一个妈妈穿一件金色的外套像光一样闪过,看到她时,曼青脑子里灵光乍现。

    她匆匆喊着,比了个打电话的手势:金子,我一会儿给你打电话,有事要找你啊。被喊的妈妈看懂了她的意思点了点头,就各自匆匆离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