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自己今天真不买这景泰蓝手镯的话,女人估计真得一头在树上撞死,因此办法只有一个:说服老支书。 “老支书,怎么会有你这样的人,我愿意花200元买东西,你还不乐意,非要给我打折,反向砍价。” “你是个假老公吧?” 周阳打开天窗表达内心的不爽。 自己原价购买,本就想落得个方便利落,省的对方跟自己讨价还价,一口价成交,怎料偏偏还多出了这些变故。 “就算这镯子真的值200元,我也不能收你这么多钱!” 老支书也不再委婉,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便这玩意真的值200元,我也不要你这么多钱。 周阳一步跨上前去,伸出手摸了摸老支书的额头:“支书,你脑子没秀逗吧?” “为什么呀,为什么不收那么多钱,一分钱一分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呀!” 周阳不断问,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难不成九十年代的人都这么淳朴吗,淳朴到…胳膊肘往外拐? 周阳出现刹那错觉,感觉这一幕很不真实,重生就像是一场梦。 “孩子,没必要刨根问底。” 老支书以尽量平和的语气和周阳讲话,一改和夫人气呼呼的态度。 作为村子里唯一一个说话算得上数的人,老支书很清楚,村子能有今天靠的是勤劳,而想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靠勤劳还是远远不够,得靠人才,而周阳就是这样的人才。 这种人才,必须要拉拢,结交,而不能就这样白白错过。 哪怕能够经常请到村子里来上课也是极为不错的。 “孩子,一开始我还不相信你所说的,那只手镯值200元,可你一再坚持,我也不得不信。” 老支书觉得,妻子手里戴的镯子,可能真值200元,自己年轻时在地摊上花2元钱淘的东西,过了20年,翻了100倍。 “我眼光看来还是不错的。” 老支书仿佛忘记了和夫人之间的不愉快,记忆被拉回到很久以前,那时和夫人艰难维持家庭,家中无米,借也不行,考虑卖掉妻子手里的镯子换斤米来吃,可夫人死活不同意,宁愿吃野菜红薯皮。 “是啊,老支书,你送算是信我了,快去给婶子说一声,这买卖就算是这么定了,再诚心实意陪个不是,婶子实在不原谅,你就把家里的搓衣板拿来跪,她要是再不消气,就把家里的刷子拿来跪,只要刷毛不弯…” 老支书听得云里雾里。 周阳这都是些什么损主意啊,怎么感觉年轻人像是经历过一样? 自己好歹是个男人,一家之主,说话做事不仅要考虑后果,还要考虑影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