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支书是被教书先生拉到现场的。 只见他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衣服,脸上的胡须,双鬓的龇须已经清理干净,嘴角的绒毛都没了踪影,胸口还像模像样打着一条领带,脚上穿的新皮鞋油光明亮。 “周阳专家你先等等,不要往下讲了。” 老支书走到人群中,随意拿过一只年轻人的笔记,观看当中记载的内容,一开始,他只想让周阳讲一些通俗易懂的毛皮。 “这些东西……就这样告诉大家?” 老支书看着本子上的记载,诸如鉴定准则,新旧区别的字眼数不胜数。 全是干货。 老支书和教书先生一样,都是受过教育的人,知晓这东西的可贵之处,而不像广大村民一样,受之无愧。 “的确如先生所说,很珍贵,很实用。” 老支书还忙着进城,不能在村里多耽搁,便道:“得补偿,不能白听!” “从现在开始,大家付费听课。” 老支书这话一出,在场许多村民沉默了。 老支书不同于教书先生,他的话更具权威性,一向被村民们奉为行动的准则。 但大家也很不情愿。 什么叫有偿? 感情听这玩意我还得掏钱是吧? “不听了,我没钱。” “我也没钱,这东西哪怕是语录我也不听。” 众多村民打起了退堂鼓,大家对这种东西听来的好处本就心存怀疑,倒不是怀疑理论的真假,而是怀疑这玩意能否有派上用场的那一天。 掌握一大堆理论有什么用,付诸于实践,用来搞鉴定,才是真的有用。 所以,现在花钱上课,当然不划算。 再者说,村民们家里哪有什么钱啊,本来就是普通家庭,经过长年累月卖粮食,卖猪肉,倒也积攒了一些家底。 可那些家底不能随便动用啊,得留着年初买猪崽子,买小鸡仔,买种子。 那是血汗钱,万一哪一年时成不好,地里颗粒无收怎么办? 得靠着那钱救命。 周阳当然对这些村民知根知底,道:“支书,别说这些糊涂话。” “这些东西,你们听了去,记下来,对我来说无关痛痒,我又不出书,又不第写专著。” “你们想听呢,我就当做好事讲一讲,你们不想听,我也就不讲了,去办我手头的正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