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周阳指着年轻人身上穿的黄色马褂,问道:“你们可曾知道这是什么?” 若干村民纷纷点头,戴眼镜的陈先生也跟着点头。 马家村谁不认识这穿黄色衣服的熊孩子啊。 整个村子里黄色的衣服就只有这一件。 当然,黄色衣服醒目,却也没有特殊之处,城里在售卖黄色绫罗布料,五毛钱一米。 村里的妇女们并不喜欢黄色的布料,觉得这种颜色并不合用。 不及黑色适用的场合多,不及白色那般庄重,不如红色那般喜庆,不如褐色那般耐脏。 黄色布料真不适合乡下人穿。 就是这种种原因,马家山黄衣服就这一件。 周阳打算速战速决,便低头问年轻人:“师弟,你爸妈在这吗?” 孩子摇了摇黄袖子:“他们不在。” 周阳饶了这个小年轻一圈,假装在判断的样子,然后道:“华夏历史漫长悠久,古人生产生活遗留无数,大多被封存在历史长河中,等待重见天日那一天。” “古玩行业斑驳复杂,日常生活涉及到哪方面,他就包含哪方面。” “我从两个角度出发讲一讲,第一个,就是这古代服饰。” 周阳下定论:“诸位,这黄色马褂在农村并不讨喜,观赏性大于实用性,是因为此衣物本就不是用于从事农业生产的。” “这衣服叫黄马褂,是清王侯贵族狩猎时所穿的便服。” 村民们云里雾里,但有些理解能力的人,已经大概清楚了周阳的核心思想。 这件黄色马褂,是老物件! “不会吧,这真是老祖宗穿的衣服?” “黄色的衣服,不会是皇帝穿的吧?” “小专家,按你这么说,这件马褂值多少钱?” 大家的关注点各不相同,都纷纷发问。 教书先生一直记着支书的嘱托,道:“大家肃静!” 支书之所以费尽心思挽留周阳,目的并不在于找出村里的老物件,而是让村民拥有鉴赏的眼光,懂得断物识别。 这才是意义所在。 “专家,请你不要因大家的疑问而改变焦点,继续讲课。” 周阳点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