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老支书仍旧沉寂在自己的节奏中,问道:“周阳专家,我们马家山当然得为你提供方便,但你既然来了一趟,我们无论如何要尽一番地主之谊。” “每家每户都请客招待,费时费力,我们村民们统一办宴席,所以,你一定赏个脸。” 周阳点头,觉得这样一来倒也不费时,勉强可行。 老支书继续道:“周阳专家,我在这小地方待了一辈子,见证了马家村的困难和荣誉,直到八年前,村子里六十余居民才能够自给自足,达到温饱。” 周阳以为对方要炫耀自己的能力,点头就是赞叹:“辛苦老支书了。” 老人的脸色舒展开来,脸上的芝麻扩散开,均匀地摊到一整张饼子上,随着他讲话摇摇晃晃。 他指着河边良田:“这里原来种不出庄稼,经过不断摸索换种,总算把延河滩涂开垦了出来,这样一来我们马家村再也不用去外面买粮食,靠其他粮食大村接济过活。” “这一切都要感谢从我马家村走出去的一个大学生,若不是他贡献的智慧,我们过不上这样的日子。” “所以,我深知抚贫先扶智的道理,只有知识上充裕了,理论指导实践,我们才能够彻底过上好日子。” 老支书行大礼,拜托道:“今天,周阳专家莅临我训,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你在文物鉴定领域被称为专家,拥有的知识断然深厚,若能教授鉴定古玩的知识,我感激不尽。” “你是让我上课?” 周阳回味过来。 感情你说一大堆,就是这么个目的,让我给村民们上课,教知识? 不就一句话的事吗,你说你铺垫那么多干什么玩意儿。 显得你很委婉吗,还是显得你时间充裕? 老支书点头:“我是这个意思,希望周阳小友给马家村上一课。” 老支书很真诚,他深知知识的力量,周阳的确有能力,让周阳欠人情,帮助村子里盈利,这是愚昧之见,是只顾眼前利益的愚蠢行为。 真正宝贵的,是年轻人脑袋里的知识,鉴定古玩的知识! 哪怕这一趟课并不能学到多少,讲的人打些折扣,听的人打些折扣,可哪怕只要在村民们心中留下个印象,也是极为划算的事。 今后,村里至少不会闹出买椟还珠,郑人买履,被别人卖了还给别人输数钱这种荒唐事。 这就是他的追求。 “倒挺新鲜。” 周阳听过不少这种要求,要自己上课,教古玩鉴定知识的人也不少,但大多是热衷于古玩收藏行业的爱好者,或者相关从业者。 几十个农民想要上课学习,周阳还是第一次碰见。 周阳心中突然有种不知名的东西被触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