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吕母摇头,“你们也看到你们弟弟的模样了,八岁了,和五六岁的差不多,你们父亲为了找你们,把家里挣得那点钱,全部花光了, 若不是靠着山上野菜和河里鱼虾,我们娘俩早就饿死了,我一个女人,来例假时,还要下河去摸鱼熬汤给饿得哭嚎的儿子吃, 你们的父亲,就知道去找你们,他都不看儿子瘦成什么样子了,我恨啊! 恨你俩是来讨债的,恨你们父亲偏心你们,所以,每次吵架,想到他不顾家里,我就撵他出去, 后来,他真的不回家了,我又后悔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哪怕以前他经常出去,至少家里还有他,有他的痕迹, 我等了几个月,打算带着儿子出去找他时,他拄着拐回来了, 我一看到他那副凄惨的模样,后悔更甚,若不是你们的胃口不正常,好好的家怎么会成这个模样?我还是恨你们, 可当你们出现在我面前,看到你们这副模样,我就改成恨自己了,是我把你们生成了大胃王,你们这模样,该怎么找婆家呀! 当初,我若能忍忍,你们留在家里的话,是不是就不会长得这么高壮了?” 吕晶吕莹听着母亲这矛盾重重的话语,相信了嫂子的话,母亲真的是被困苦的生活逼的,她只能找个让她恨的对象,好让她转移对生活的无奈。 姐妹俩并没有安慰母亲,母亲虽有无奈,可她到处转移发泄对象的做法,令她们不能接受。 第二天,姐妹俩出了山村,去镇上买了肉和布料回来,谁知道竟看到家里三人各自在哭, 父亲只是悄悄落泪,并没有太多伤心,他知道两个闺女有了好归处。 母亲坐在门槛上,抱着肩膀垂头轻泣,是她的言论令闺女一声不吭的离开家了吧? 吕弟更甚,对着屋后大山喊姐姐回来。 姐妹俩心里对母亲的怨恨,因为弟弟的表现,算是减弱了不少,母亲的怨恨因为生活无奈,她俩的怨恨又因为什么呢? 当初家里那样穷,母亲不都一直听父亲的安排,一同陪着父亲饿肚子,来养育她们吗? 想到这,姐妹俩释然了,嫂子的家庭条件已经变好了,还出现偏心的事情呢!虽然都是偏在嫂子身上,但终归是偏心了, 她们以后又不在家住,也不与家里有多少交往,也过了需要母爱的年龄了。 “弟弟!我们给你买肉回来了。”两人对着弟弟喊道。 吕弟回头,见到两个姐姐回来了,高兴的扑进她们怀里,“我不要吃肉,鱼也很好吃,我要你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