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诞子-《我家阳台通三国》
            
            
            
                
    第(2/3)页
    ···
    城北一处算得上富丽堂皇的三进宅子。
    这宅子虽小,却是卫氏为了招揽心腹准备的,故而其中物事应有尽有,便是镜子也都安排上了几面,各院还有自来水系统,管子用的是橡胶软管和简单的一字水阀开关。
    刘禾昨日就搬来了这里,只因为弟弟刘协到来,姐弟俩总算是团聚了。
    刘禾、刘辩、刘协,三人虽然是同父异母,但关系一直不错。
    后来刘禾被逼无奈躲到了长安万年县,便与两个弟弟少有联系,直到如今,却是物是人非。
    刘辩被董卓毒死,太后、皇后也一同西去,独留九岁的刘协,与刘禾相依为命。
    刘禾去长安的时候,刘协还小,好在已经有了记忆,再次见到姐姐,刘协痛哭流涕,哭诉着董卓的暴行。…
    刘禾同样失声安慰,眼泪已经无法止住,只叹刘氏的未来一片灰暗。
    好在还有一个弟弟,刘禾别的不敢去想,就想让弟弟后半生无忧无虑,为此她可以付出一切。
    “皇姐,我们不回去了吗?”
    刘协挣脱刘禾的怀抱,抬起头有些不甘的问道。
    他虽然小小年纪,却知道皇位的重要性,从小耳濡目染,让他知道了自己现在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只要回到都城,他就是九五之尊。
    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即便回去了,也不过是一具傀儡而已。
    刘禾闻言,心中酸苦异常,看着懵懂无知的弟弟,第一次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安慰他才好。
    先是何进,再是董卓,如今又来了一个袁术。
    刘禾早已经心灰意冷,哪里还敢抱有希望……
    “殿下,又有人送来拜帖。”
    门口嬷嬷走进来,见到哭泣的姐弟俩,心里也是一阵阵的难受。
    她们都是看着姐弟俩长大的,特别是面前这位嬷嬷,刘禾、刘辩、刘协姐弟三人都是她亲手接生的,多少是有感情的。
    刘禾见嬷嬷手里拿着好几份拜帖,苦笑道:“协儿一路劳顿,不便见客,嬷嬷想法子拒了吧。”
    嬷嬷微微颔首,正要告退的时候,刘协突然喊道:“皇姐,我要见他们。”
    刘禾和嬷嬷都是吃惊的看向刘协,这个只有九岁的孩童,似乎没有看上去那般软弱。
    ···
    卫府。
    贾诩已经在书房中等候了半个多时辰。
    管家卫牧说卫琤还在卫所处理公务,贾诩拱了拱手,却是没有离去的意思。
    卫牧无奈,只能让丫鬟送来了茶水点心,还特意嘱咐了书房里那些物件能碰,那些不能。
    贾诩则是端坐在蒲团上,一动不动的闭目养神。
    一直到未时,卫琤在卫所用过午膳后回来,贾诩还在书房里等候。
    卫琤先是回到东苑换了一身衣服,从卫牧嘴里得知贾诩早上就来了,一直在书房等候。
    “这个贾先生还挺有意思。”蔡琰一边帮卫琤整理衣领,一边笑着说道。
    卫琤闻言一怔,好奇道:“哦,琰儿认识他?”
    蔡琰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道:“不认识,不过爹爹在家书中时常提起此人,说他有才,可惜跟了董卓,若非如此,只怕早已不凡。”
    卫琤没想到老丈人对贾诩还有此等评价,不过,想想也就正常了,是宝石早晚会发光的,只不过有人先一步发现,有人却未被雕琢。
    贾诩或许就属于未被雕琢的那一类人,他需要一个发光发热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自己就可以给他。
    书房中,贾诩依旧还在。
    见到卫琤进来,他起身双手作揖,“见过卫使君。”
    147年出生的贾诩,今年已经43岁,看着有几分暮色,双鬓更是白了一片。…
    卫琤微微颔首,走到上首坐下,而后看着眼前的贾诩,沉默下来。
    贾诩低眉垂目,并没有说些什么冠冕堂皇的话,而是像个忠实的仆从,等待主人开口。
    良久。
    卫琤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这才说道:“上郡缺个太守,新建的十九号卫星城缺个管事,你想去哪个?”
    贾诩神色一动,拱手应道:“回使君的话,贾某甘愿做个管事。”
    卫琤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当管事很累人的,你确定不去当个闲散的太守?”
    贾诩再次拱手,郑重的说道:“使君放心,某有把握。”
    “也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