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太上老君炼仙丹-《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2/3)页

    那么在存在有液氢的戴维-法拉第实验室里面点火抽烟,就绝对是一条能瞬间超度自己升天的捷径。

    而且还是精神肉体双重升天,发射空间站的那个长征五号火箭里,装的不就正是液氢这种东西么!

    倘若液氢在戴维-法拉第实验室里爆炸,说不定第一个掌握把人送上太空技术的国家,就不是苏连而会变成英国。

    第一个进入到太空的人,也不是尤里·加加林,而是他陈慕武了。

    当然,这并不能改变苏连是第一个把活人送上太空的国家这个事实。

    也不能改变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到太空的活人这个事实。

    “陈老师,这点不用你说,我也明白!离开莱顿大学的时候,他们已经和我交待得清清楚楚,我丝毫不敢怠慢。”

    奥本海默或许曾经是个烟鬼,但当他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并得知陈慕武不抽烟而且厌恶闻到烟草的气味,就已经慢慢减少了抽烟的频率和次数。

    即使陈慕武这次不说,他也有很强的自制力来自觉遵守戒烟这件事了。

    在实验室门外以及走廊上,都贴满了“禁止吸烟”的标识之后,陈慕武和奥本海默两个人又把那台已经拆封的制冷设备,从箱子里轻轻地抬到了专门为其搭建的一个实验台上。

    仔仔细细检查一遍,陈慕武发现老布拉格说的对也不对。

    这台机器上面确实有林德公司的铭牌不假,但已经被莱顿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给改装过了。

    别人收他一个改装费用,应该算不上什么中间商赚差价吧。

    老布拉格话语里的恶意满满,大概是他作为一个英国人,对那些和他们打了几百年仗的荷兰人一种偏见。

    按照陈慕武当初在莱顿参观访问时学到的操作流程,再对照随机器附赠的操作说明,把这台机器组装好。

    再加入制冷剂启动电源,通过层层冷却,确实能把温度降低不少。

    想要到达一开尔文左右的极低温环境,也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陈慕武现在不太需要把温度降到那么低。

    他现在只需要把液氢转移到实验容器当中,然后再让实验的环境温度维持在大概20开尔文到22开尔文之间就足够。

    这个温度区间,能使沸点较高的氘气和氘代氢气仍然保持液体状态,而液态氢气则由于达到沸点,会变成气体被蒸发掉。

    一直保持这个温度,重复蒸发这个步骤,就能使液体当中的液氢含量逐渐减少。

    相应地,液态氘(D)和液态氘代氢(HD)的含量,就也跟着逐渐增加。

    当氘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在这种混合气体的谱线当中,观测到氘的光谱了。

    由于氘原子比氢原子多了一个中子,利用原子光谱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就能氘原子的巴耳末谱线,会在氢原子谱线的基础上发生蓝移,波长的改变量,在0.1纳米到0.2纳米之间。

    这个蓝移的量虽然很小,但是在分光计里观察到,完全没有问题。

    说白了,从液氢里分离出氘气这个实验除了保持低温环境、小心谨慎避免发生爆炸之外,就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虽然将近每七千个氢原子里面才有一个氘原子,但只要有耐心,就能得到最终想要的结果。

    陈慕武当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奥本海默不知道。

    在他的视角下,陈老师好像是在恣意挥霍自己历尽千辛万苦,从荷兰买回来的这些个液态气体。

    纵使奥本海默对陈慕武再怎么无条件信任,他也不能对老师的这种“浪费”行为视而不见。

    最终,他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老师,您之前在莱顿的时候,不是说要做低温物理学实验,研究金属的超导特性吗?

    “可是现在我不太明白您这是在做什么。如果把这些不多的液态氢气都蒸发掉的话,那我们还能拿什么做介质来获得更低的温度?”

    事已至此,陈慕武只能和他的好学生讲实话:“罗伯特,在你去荷兰的这段时间里,我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金属在极低温环境下突然丧失电阻这个超导特性,看上去确实很美。但我认为,它和我的新想法相比,还是差着点儿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