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谁是枭雄(三)-《血色汉末》


    第(2/3)页

    一来二去,也好面子的姜麒,随即放弃,反正他尽人事了,一切听天命吧。

    三天,不过三天,早有准备的西凉第一支援军到了,近万人马一入营,董卓再无顾及,原本谦虚的西凉人,当即变了嘴脸。

    每日朝会,董卓是大军开路,蛮狠无理,凡有阻挡者,无不遭殃,每日定有死伤者。一时间京中百姓望之如虎狼。

    而此时,或许再说什么都已然晚了:“哎,国家多难,社稷多灾。着十常侍刚除,又来了个董卓……”

    “他们每日入城都是这样,铁甲开道、横行街道,百姓避之如恶鬼,闹得京城内外惶恐不安。”当袁隗一副痛心疾首之样抱怨之时,刚刚领兵入京的鲍信嫉恶如仇道。

    “早知今日,当初诏兵之时,就坚决制止大将军召董卓入京了,唉……”如今看着失控的局面,袁绍也是心中不宁的叹息道。

    “近日董卓出入宫廷,肆无忌惮、百官惊怵、天子不宁。当初郑公业、卢子干,早有言,言董卓面善心狠,一入禁廷,必生祸患。看来是不幸言中了。信以为,以此看,董卓乃祸害,当速速除之才是。”随着袁绍叹息,鲍信不愤着建议道。

    可惜,哪怕建议得当,然对于当权者而言,每一次的决定都是一场思想斗争,毕竟维持现状可能高官厚禄无忧,可一但行动事败,眼前所得权利就烟消云散了。

    而着恐怕就是,为何光脚不怕穿鞋的道理吧。

    久见无回应,急脾气的鲍信当即起身质问道:“眼下当如何,你们到底是何意思,说呀……”

    “鲍校尉之言,绍如何不知,可十常侍之乱刚刚平息,朝廷新定,此时不宜轻举妄动呀!”避无可避,袁绍唯有应付般的说道。

    “那太傅大人以为如何哪??”迎接袁绍的失望之言,不死心的鲍信,看向了如今总管朝政的袁隗。

    只是可惜,人家叔侄齐心,怎么可能听外人之言,当回首看到袁绍在摇头,袁隗当即有定计,随即道:“此事重大,请从长计议……”

    “那好!信领本部人马暂回,何时讨伐董卓,再来相助。”满心壮志被浇灭,一想眼下混乱的朝局,自知浑水难趟的鲍信,唯保存实力般的决定道。

    “着……”很显然没想一言不合就闪人,袁绍始料未及,可看着拂袖而去之鲍信,他不是何进,根本留不住。

    只是着袁绍叔侄这边还在计较得失,气走大将,春风得意的董卓,可是以不再满意眼下朝中地位了。

    当有大军助阵,再无后顾之忧的董卓膨胀了,不说目空一切,可三公九卿中尽然没有他的位置,很是让他不爽,随即就想要有所动作。

    “文优,如今援军到了,朝廷以对老夫无可奈何。可着朝中地位却不见提升,有何法吗?”军帐之中把玩着酒盏,董卓纠结着问道。

    “岳父久在西凉,着朝中并无威望,如若想上位,恐怕只有立威了。”董卓何心思,李儒能猜到,只是有些不太敢明言。

    “立威??立威??可如今朝堂清明,如何立威?难道要除掉袁家?”董卓有些费解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