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满盘皆输-《我为大宋守国门》


    第(2/3)页

    如此蛮横,简直……欺人太甚啊!

    赵构气炸了肺。

    可他又能怎么样呢?

    或许麾下的武将愿意拼死一战,比如岳飞韩世忠,哪怕兵力不够,他们也有这个胆量,但他赵构没有,他可不想冒着重现靖康之耻的风险,打这场毫无把握的战争,还是和谈吧,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

    赵构忍受着屈辱,点了点头,同意了。

    双方重新拟定和谈条约,把之前的两条删掉,加上刚刚议定的两条,还是五条,最后在双方大臣的注视下,分别将玉玺盖上印记,这次城下之盟算是议定了。

    第二天城门大开,岳诚的十万兵马进驻建康府,头一件事就是解除他们的武装,把御营禁军和皇城司的兵马全部赶出去,让他们在城外等着,城内不得留下一兵一卒,不然就屠城。

    之前那么多条件都同意了,这时大军进入城内,敢不同意吗,赵构一声令下,把自己的兵马赶到城外,整座城池成了岳诚手中的玩物,想怎样就怎样。

    这时赵构还担心建康府的百姓,在愤怒之中会做出什么傻事,激怒相州军,特意吩咐属下去看着点,结果去了一看,相州军正在沿街发粮食和铜钱。

    铜钱和粮食用麻布小袋装着,一个一贯钱,或者一斤口粮,运气好的还能捡到一些奇异的水果。

    相州军走过大街的时候,往道路两旁扔钱,扔粮食和水果,百姓们都疯了,纷纷聚集在街道两侧哄抢,远在乡下的百姓,听说了这个消息,也跑到建康府来了,热闹的像过年一样。

    韩世忠和杨时出于好奇,也跑出来看了看,据他们俩粗略估算,这一天下来,至少扔出去20万贯钱和五万石粮食,而且相州军与民秋毫无犯,甚至还帮助一些民众修缮了家宅和庙宇。

    老百姓最实在,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把谁当青天大老爷,赵构当政的时候,不断增加赋税,逼出了太湖反贼连续一年的起义,轮到岳诚进城,直接发钱发粮食。

    这一对比,把赵构衬托成了昏君,民心开始转向大岳国。

    韩世忠叹道:“这岳三郎果然有些手段,逼的陛下不敢开战,顺便还当了一次好人,把民心收拢了,将来若是剪除赵宋皇室,由他们亲自执政,民间也不会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