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新闻法案与教育改革法案-《美利坚大法官》


    第(2/3)页

    在布鲁克林的帮助下,他的教育改革法桉已经修改到不知道第多少版,从最初的态度坚决,雷厉风行,满篇充斥着「必须」「不能」「不得不」,改成了现在的手段温和,徐徐图之,步步为营,措辞也从绝对的口气变成了「可以」「不应该」这类商议性用词。

    两人一致认为教育改革法桉应当分多个版本,整个教育改革也应当分多次进行。

    第一版正式推出的教育改革法桉应当是温和的,最好是毫不起眼的,让被触及到利益的人都认为这只是一场温士顿用来拉选票的政治作秀,让他们认为这只是表演!

    然后暗中慢慢发展,缓缓推出第二版,第三版……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可即便如此,即便第一版教育改革法桉只是要求增加教育经费,要求公立学校必须确认学生在学校学习……归根结底就是推行义务教育,确保上孩子在该上学的年龄出现在学校里,而不是其他地方。

    义务教育对联邦而言并不是什么稀奇产物,问题在于联邦的义务教育就是个面子工程,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温士顿的第一版教育改革法桉目的就是落实义务教育。

    因为害怕引起大量反对,他们选取的第一版改革法桉几乎可以说是只在原有规定基础上稍加改动,没有任何新增内容。

    即便如此,两人模拟后依旧认为法桉无法通过。

    这个结果很令人沮丧。

    各自沉默了一会儿,布鲁克林拍了拍温士顿的肩膀。

    「我们再试试。如果还不能通过,就想办法解决出问题的人。」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出问题的人。

    谁拦住了路,绕不开的话,就把拦路的人搬走。

    这种思路在政治斗争中非常常见。

    温士顿点点头,打起精神,又投入到新一轮的模拟之中。

    他看得出布鲁克林刚开始其实对这件事没什么兴趣,完全是出于友情,才坚持到现在的。

    这一轮模拟很快结束,理所当然的,还是没能通过。

    布鲁克林干脆推开温士顿,从抓出一支笔开始抄写名字。

    很快,二十多个名字被抄写下来。

    布鲁克林将抄有名字的这页纸撕了下来。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

    「这些人。」

    布鲁克林五指张开,盖在名单上面。

    「不把这些人解决掉,你的教育改革法桉再过一百年也别想通过。」

    说着,布鲁克林沉思了一会儿,道

    「而且你的教育改革法桉后面对罗彻斯特等名校都是一种挑衅,会自然而然的把他们推到对立面上去。」

    只要学校还在校董会的控制之下,只要学校对资金账目进行监管,不转变思路,还把教育当做一门生意,重视教育的过程而不重视教育的受体,罗彻斯特大学

    ,伦斯勒理工学院等等,不光这些私立院校,就是纽约州立大学这类公立院校,都不一定站在温士顿这边。

    长久的「军备竞赛」生涯已经让教育切切实实地变成了一门生意,录取通知书是一门生意,推荐信是一门生意,毕业证书是一门生意……教育的关注点根本不在学生身上。

    当校董会这种逆天的存在做出将金钱与排名、社会关系放在第一位这种更逆天的存在时,教育就已经不再纯粹,教育就已经变成一门生意。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就离不开金钱。

    这是一个平衡游戏,现阶段,布鲁克林还没发现哪个国家把这个平衡游戏真正玩儿好。

    偶尔有出色的,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这已经不仅仅是教育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除非哪天「钱」不复存在了,才能真正让教育变得纯粹。

    「你面临的阻力会更大。」布鲁克林认真地说道「如果真想继续推行下去,你得做好准备。」

    什么准备?

    不用布鲁克林多说,温士顿心知肚明。

    甚至两人都不愿意说出口。

    因为以两人的眼光来看,未来无疑是悲观的。根本看不到彻底推行下去的方案。

    温士顿的全套教育改革根本就是空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