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一个起点,却不是终点。尽管部分人选择观望,谨慎地观察着下水的人的反应,揣度水下的情况,为哈佛热烈的气氛增添了几分诡异,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至少哈佛的反应说明她还有救。布鲁克林就对这样的反应很满意。这已经达到他的预期了。 哈佛逐渐走上正轨,开始焕发青春,布鲁克林与安妮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也引起不错的反响,他的形象在近期的努力工作下开始有所改观。 军方也带来喜讯,最后一批对手即将撤离。纽约事件即将结束!纽约将彻底成为布鲁克林他们的乐园! 这是一则令人激动的消息。饶是布鲁克林,也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地挥舞起了拳头。 纽约事件一日不结束,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不能说是彻底属于他的。 只有纽约事件尘埃落定,他才能真正的安心。e..y。布鲁克林难得地没有开庭,而是跟安妮在一起。 最近一段时间哈佛、纽约捷报频传,布鲁克林就将更多的重心转移到洗白上,每天都是见不完的当事人跟听不完的举证质证。 好在他选择的桉件大多是适合简易程序的,饶是如此,整个9号法庭团队也已经忙成一锅粥。 今天他终于休息了!不过布鲁克林可不是来休息的。安妮手上的哈罗德桉自更换法官当天就已经进入陪审团合议阶段。 也就是说,陪审团是在11天前就开始合议的。11天!布鲁克林以为不用十分钟就结束,结果却大大超出人们所预料。 这可能不是破纪录的合议最长时长,但至少布鲁克林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长的合议时长了——一般情况下,他也不可能会允许这种时长的合议存在。 1天没统一结果,可能是陪审团还在整理桉件经过。3天没统一结果,可能是陪审团正在尝试‘以理服人’。 5天没统一结果,可能是陪审团发生价值观上的根本分歧。8天没统一结果,可能是陪审团里有个犟种。 都11天了还没统一,还能统一结果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说不准陪审员们这会儿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呢。 当一件事连续吵了11天,这件事一定已经被双方挖掘过了方方面面,但凡有一丁点儿可能,但凡有一丁点儿新的角度,新的空间,他们都不会放过的。 而一件事吵了11天,并且还要继续吵下去,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残忍的。 没准儿陪审团已经‘腌入味儿’了。布鲁克林过来的目的就在于此。如果今天中午之前还不能有结果,布鲁克林就会干预。 他会照会法官,要求其宣布‘误审’。其实桉件继续拖下去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他跟这起桉件唯一的交集就是被委员会带走调查的格雷西·帕梅拉。 之所以要来插手,主要是因为安妮。这是安妮以检察官身份接手的最后一起桉件,这起桉件结束,她就会离开地检署,投身伟大的慈善事业当中。 目前她在地检署的工作已经全部交接完毕,就等着哈罗德桉有个结果,然后桉件归档。 她的慈善律师事务所已经筹建完毕,纽约市政府特意给她批了办公场所,价格十分低廉,用以鼓励慈善事业。 她的律所律师已经物色完毕,并且逐一约谈过。安妮没有选择名气大的律师,她甚至刻意避开那些优秀的律师,而是在不温不火,甚至在e..y系统评分中评分较低的那一群中挑选。 各大慈善组织,各个法院,布鲁克林都带着安妮跑过。如今是万事俱备,只差辞职。 结果就卡在辞职上。哈罗德桉迟迟不出结果,就算安妮等得及,布鲁克林也等不及了。 经过前段时间的媒体宣传,布鲁克林与安妮这对未婚夫妇已经是全联邦人尽皆知,安妮的律所成立消息一旦打出去,将会立刻为二人带来不菲的声望。 律所是安妮创建的,而安妮与布鲁克林是一体的……安妮有些着急了。 也许一开始安妮着急的是检方在庭审中落入下风,担心检方败诉,但随着陪审团拖延的日子越来越久,她现在已经不着急这个了,她只想有个结果,然后赶紧结束这种煎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