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治国之重-《寒门贵医》
            
            
            
                
    第(1/3)页
    “陛下,臣不要什么封赏。”
    赵平摇头道:“臣是大未王朝的子民,有外敌入侵,自然要抵抗。”
    “更何况,臣本身就是大未王朝的一字并肩王,享受着大未王朝的庇护。”
    “在大未王朝出现危难之际,臣也有责任和义务挺身而出。”
    “哈哈哈,说的好。”
    陈玄称赞,“倘若人人都有赵王这般想法,咱们大未王朝也不至于会被外敌压的抬不起头来。”
    “对了,赵王,你是如何治理的西坪村呢?”
    嗯?
    赵平愣了一下。
    好端端的说着战争之事,怎么突然就改为民生了呢?
    陛下的思维什么时候变的如此跳跃了?
    虽然心有怀疑,可该回答的还是要回答。
    赵平正色道:“西坪村没有怎么治理,主要就是满足老百姓的诉求就行了。”
    “老百姓诉求?”
    陈玄疑惑道。
    “对。”
    赵平说:“前期仅有两样,吃饱穿暖。”
    “吃饱,则需要有粮食。”
    “云安县爆发了瘟疫,陛下体恤百姓疾苦,免去了云安县的赋税,所以老百姓有了吃食。”
    “至于穿暖。”
    “微臣因为售卖了相思酒,赚取了一些银钱,所以就主动承担起收购老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
    “他们拿到银钱,就可以购买布匹。”
    “这两样诉求满足后,老百姓就不会再有什么怨言了。”
    “酿制相思酒需要人手,便从西坪村请了一些人,让他们帮忙做工。”
    “管着他们一日三餐,还给他们工钱。”
    “如此,老百姓手中就会有多余的银钱,生活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而微臣又是一个不安分的主,除了酿酒,还改良了纺织机,雇佣老百姓织布。”
    “还研究了霜糖,香皂等物品。”
    “还建造了房屋等等。”
    “这些同样需要人帮臣来做。”
    “微臣让他们吃饱了,穿暖了,赚到了银子,他们自然高兴。”
    “这便是微臣治理西坪村之道。”
    “能推广到整个大未王朝吗?”
    陈玄问。
    其实他对这种模式也有所了解。
    尤其在皇叔陈星河呈递了治国之策的奏折之后,陈玄更加深入的研究了一下西坪村的发展之道。
    他发现,这种模式,主要靠的就是赵平个人。
    没有他办厂,没有他招收工人,根本就不可能把西坪村带动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