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结束了之后。 陈宇突然收到了一个邀约。 电话是《环球美食家》杂志的主编亲自打来的。 这本杂志是餐饮界的权威标杆。 “陈先生,我们想为您做一期独家专访。” “我们注意到,您不仅是一位厨艺高超的选手,更对美食有着超越烹饪本身的深刻理解。” 陈宇一边用肩膀夹着手机,一边灵巧地给女儿念念削着一个苹果。 果皮连成一条不断的长线。 他有些犹豫。 聚光灯下的生活并非他所愿,他只想安安静静地当个奶爸,顺便完成系统任务。 可这次的“舆论风波”,让他意识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是保护家人、实现更大目标的必要工具。 “可以。”陈宇淡淡开口,“但我不谈论我的私生活,只谈美食。” “当然!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主编的语气里透着惊喜,仿佛生怕他反悔。 …… 采访安排在第二天下午,地点就在陈宇家中的书房。 记者是一位名叫李薇的资深媒体人,她准备了满满一页的问题,大多关于烹饪技巧和比赛心得。 然而,陈宇一开口,就将整个采访的格局,从“厨师访谈”拉升到了“文化论坛”的高度。 李薇客气地问:“陈先生,很多人好奇,您的厨艺传承自哪里?似乎不属于任何一个主流菜系,却又包罗万象。” 陈宇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李小姐,你认为,大夏的美食,是什么?” 李薇一愣,这个问题太大了,她下意识地回答:“是八大菜系,是色香味俱全……” “是,但不全是。” 陈宇其实是想到了前世。 “我们大夏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诗经》里就有对五谷杂粮的记载,那是我们餐桌的起点。 到了唐宋,经济繁荣,市井文化兴起,饮食才真正走向精细化、平民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