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教授的脸都绿了,哈哈哈哈!” “我一个文科生都跪了,这知识储备是人吗?” 接下来的第三题,古籍残片;第四题,冷门诗词;第五题,古代婚俗…… 无一例外。 方之每一次都只是刚刚有了一点思路,陈宇的抢答灯就已经亮起。 他不仅能给出最精准的答案,还能旁征博引,将每一个知识点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娓得娓道来。 那已经不是比赛了。 那是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是陈宇一个人的表演。 方之彻底麻木了。 他输了,输得体无完肤。 第四场,“薪火相传”,是团队合作赛。 抽签分组,陈宇和另外两名选手组成一队。他们抽到的题目是成语故事——削足适履。 简单的故事,几乎人人都懂。 但要求是用现代形式进行全新演绎,赋予其时代新意,这才是难点。 三人在台下短暂地讨论。 一名队友提议:“我们可以编个小品,讲一个人为了穿上名牌鞋,硬是把自己的脚弄伤,讽刺消费主义。” 另一名队友摇头:“太浅了。格局不够大。” 陈宇开口了:“鞋子,真的是鞋子吗?” 两人一愣。 “在今天这个社会,什么是我们的‘鞋子’?” 陈宇想了想,说: “是‘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标准,是‘3A腰’、‘漫画腿’这种审美,是‘30岁前必须年入百万’这种焦虑,甚至是游戏里必须追求的‘版本答案’出装。” “为了穿上这些‘鞋子’,我们正在砍掉自己的什么‘脚’?” “我们砍掉了兴趣,只为选择热门专业;我们砍掉了健康,只为疯狂内卷加班;我们砍掉了真实的自我,只为在社交网络上扮演一个完美的人设。” 陈宇的话,让两名队友醍醐灌顶,眼睛越来越亮。 十分钟后,他们登台了。 陈宇就站在舞台中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