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现在耽误不得,这种地方当下也没什么时间折腾。 “诶,你。” “夏大人。”随行的史家官员走上前来:“有何吩咐?” “记一笔。”夏林指着远处已经变得影影绰绰的八嘎岛:“倭者,不可与之为伍,其质相悖而并生。尚武而怀柔,黩武而慕强,矜傲而循礼,固守而善迁,驯顺而不失己志,贞忠而易生二心,勇毅而挟怯意,守故而纳新潮。此矛盾之性,浑然一体,若樱花之刚柔并济也。慎之慎之,后世君子切勿怠慢而轻心,不可因礼法而与其善,不可因道德而与其良。” “记好了没?” “记好了。” 夏林点头:“回去入典,修撰新史的时候顺带加上一句,说倭之地,溯源其上为秦汉乱世时之流民,实当为我固有之地。身份不能太高了,只能是流民。” “懂!”年轻的史官猛然抬头,眼睛里灼灼发亮:“我回去便叫人镌刻碑文,给他们出国史县志修天文历法。” “好家伙。”夏林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上道啊。” “开疆拓土,总该有个口实的,我史家可不是只会记人毛皮呢。”他说话时带着一股浓浓的自豪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夏林没有再说话,只是一只手攥着粗大的帆绳,眺望着远处滚滚浩瀚的大海,心中只有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船行尚需一月有余,而此时在海上的夏林几乎是断绝了跟外界的一切联系,他并不知道敌到底行进到了什么地方是不是开始叩关,但根据估算的话,应该就在这几天了,也就是说小辰子可能要顶二十多天。 不知道他顶不顶得住。 至于说想要山海关的支持,夏林觉得不太可能,山海关那边今时不同往日,李靖死了快十年,他儿子的能力属实一般般,根本撑不起那么大的摊子,听说这些年山海关内部贪腐严重,原本地区性三大恐怖战力之一的山海精骑如今早已经腐烂成了一具空壳子,指望他们出关协助不如期待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把杨英的人都他妈给冻死来的实际。 而此刻,景泰帝还被突厥人拖在邯郸谈判,毕竟也是割地赔款“永结同心”的大事,大魏内部的兵力属实也捉襟见肘了,完全没有办法再分出去千里迢迢驰援黄崖关。 所以夏林其实已经做出了最坏的打算,自己的好大儿如果运气不好恐怕就要陨落至此了。 与此同时的黄崖关内,一封封线报正传递到了小辰子的手中,他坐在椅子上眉头紧蹙。 线报上就是杨英没有按照计划从张家口出关亦或者是转道西去,而是通过幽云之地直奔黄崖关而来,距离此地已经不到一百里地了。 他们要出关,但小辰子不能叫他出关,因为出关和入关没有区别,都是要打开关口,而关口一旦打开,后头究竟会发生什么便不得而知了。 小辰子轻叹一口气,他想请求救援,但想想却还是搁笔了,因为他知道他的求援是没用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