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 章 老师来了-《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2/3)页

    一期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冷链物流中心,已经有三家食品加工企业签约入驻。

    预计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000人。”

    伊副省长频频点头:“资金问题怎么解决的?我听说你们县财政并不宽裕。”

    “我们采取了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李毅飞从容应答,“争取省级农业产业化资金2000万,县财政配套1000万,合作社集资500万,省农发行贷款3000万,企业预付租金1000万,总共7500万,完全覆盖一期建设需求。”

    “好!有思路,有办法!”伊副省长赞赏道,“那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

    “我们设计了三种利益联结机制。”李毅飞如数家珍,“一是土地流转租金,每年每亩1000元;

    二是优先招聘流转土地的农民进厂工作,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

    三是合作社入股分红,预计每年可为每个合作社增加收入20万元以上。”

    伊副省长满意地点头,转向田伟和金阳兴:“看到没有?这就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应该有的样子!

    不光有点子,还有办法,更重要的是心里装着老百姓!”

    田伟连忙说:“伊省长说得对,毅飞同志确实是我们市里的标杆书记。”

    金阳兴也附和道:“我们一直在全市推广白水的经验呢。”

    车队首先来到张庄村。让人意外的是,村口聚集了不少村民,王大爷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面锦旗。

    伊副省长一下车,王大爷就带头喊起来:“欢迎省领导!感谢党的好政策!”

    伊副省长笑着走过去:“老乡们好!这天寒地冻的,大家怎么都在外面啊?”

    王大爷激动地说:“领导,我们是自发来感谢的!李书记给我们村带来了好日子,听说您来了,我们一定要来表达感谢!”

    他展开锦旗,上面写着“心系百姓办实事,产业兴农促发展”。

    伊副省长感动地握住王大爷的手:“老人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党和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嘛。”

    王大爷却突然红了眼眶:“领导,您不知道,以前我们村的土豆卖不出去,都烂在地里。

    现在我儿子儿媳都在产业园工作,一个月能挣六千多!这都得感谢李书记啊!”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是啊!李书记是好官!”“为我们农民办实事!”

    李毅飞站在一旁,有些不好意思:“乡亲们过奖了,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伊副省长深有感触地对田伟和金阳兴说:“看到没有?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样的干部,我们要重用!”

    下一站是产业园另外在建设工地。虽然天气寒冷,但工地上依然热火朝天。打桩机、挖掘机轰鸣作业,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工程进度:“目前一期厂房地基已经完成,预计明年六月就能投产。已经有省内外十余家企业表达入驻意向。”

    伊副省长问:“有什么困难需要省里解决吗?”

    李毅飞和徐志国交换了一下眼神,徐志国开口道:“主要是人才问题。咱们县里缺乏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希望省里能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支持。”

    伊副省长当即表态:“这个问题省里会重点研究。可以考虑从省直单位选派一批专业干部下来挂职,也可以组织高校专家团队对口支援。”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一群村民突然涌了过来,手里还拉着横幅。安保人员顿时紧张起来,田伟和金阳兴的脸色也变了。
    第(2/3)页